你了解噪声吗?是不是以为只有装修声、汽车鸣笛、广场舞等音量很大的声音才是噪音。其实不然!
凡是干扰你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你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可以称为噪音。在车水马龙、充满喧嚣的现代生活中,噪音污染早已成为无处不在的“隐形杀手”。不仅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形成干扰,还可能损伤听力、诱发多种疾病。
从事装修几十年 未料老来耳皆聋
何叔叔就是我最近遇到的一位深受噪声伤害的客户。作为一名木工,何叔叔从年轻时就开始从事装修工作,至今已有几十年。却没想到因长时间在强烈的噪声环境下工作,他的听神经细胞在噪声的刺激下,发生病理性损害及退行性变化。导致他双耳皆患上了噪音性耳聋。
看完何叔叔的案例,您可能觉得何叔叔的工作本身噪声就比较大,噪声性耳聋离我们很远?这可又想错了。
噪声危害近在身边
生活中的很多声音都是高分贝噪音,很多我们常见的场景,分贝值也都超乎想象的高。
一张图带你了解不同分贝噪音危害
那如果已经出现听力问题,怎样知道自己是不是噪音性耳聋?
可以根据噪音性听损的主要特征来判断:
何叔叔的听力图
患了噪音性听损怎么办呢?该如何避免呢?
1.汽车车窗不宜开得太大,开快车时的风噪声是损害听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2.耵聍其实可以保护我们的耳道,所以不需要频繁掏耳朵。
3.电视机音量不宜过大。
4.轻度、中度患者应该调离噪音工作环境,或者在工作时佩戴降噪耳塞,有效阻隔一部分噪音保护听力,另外定期到听力中心做听力复查。
5.重度患者可以选配助听器,不仅帮助聆听,还可以保护残余听力。
6.在平日里,用耳机听音乐时,耳机最好选头戴式,且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
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一次短期强噪声刺激,或长期慢性噪声刺激,都有可能会导致噪音性耳聋,中国古代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强调的是环境对人的潜在影响,所以从现在开始,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各种噪音多一点,预防听损早一点,尽量避免暴露于各种噪音环境。
我是听力师张艳艳,在听力康复指导和助听器验配领域有20多年的从业经验,如果大家想知道更多助听器知识,哪里有靠谱的听力机构和验配师,都欢迎在留言区或私信问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