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天 2014-01-07
从这次旅行开始,我算是真正开始了我的间隔年之旅。 此时正值冬季,正是东北最美的季节,不如就把我的旅行第一站放在东北吧,一路向南。 Day0:北京-沈阳,宿火车; Day1:参观辽宁省博物馆,游览沈阳故宫、张氏帅府,宿草帽青年旅舍; Day2:参观九一八纪念馆,游览北陵公园,沈阳-哈尔滨,宿火车; Day3:游览中央大街,参观索菲亚教堂、防洪纪念塔、冰雪大世界,宿某不知名小旅店; Day4:参观黑龙江省博物馆,游览果戈里大街、老道外,哈尔滨-漠河,宿火车; Day5:抵达漠河,入住漠河县城的寻北客栈; Day6:九曲十八弯、乌苏里浅滩、黑龙江第一湾,北红村,入住北红村家庭旅馆; Day7:北陲哨所、北望垭口广场、金鸡之冠公园、北极村,入住北极村明珠旅馆; Day8:参观大兴安岭火灾纪念馆,松苑公园,漠河-哈尔滨,宿火车; Day9:安排第二天前往雪谷的包车,宿哈尔滨; Day10:哈尔滨-雪谷,游览雪谷,为穿越做各种准备,宿雪谷; Day11:雪谷-雪乡徒步穿越,抵达雪乡,入住雪乡家庭客栈; Day12:午餐后返回哈尔滨,宿哈尔滨; Day13:哈尔滨-长春,参观伪满洲皇宫博物院,长春-北京。
第一站,沈阳。 沈阳,历史文化名城。走在街头时不时能看到“盛京银行”,起初还以为是某国外资银行呢,原来盛京就是沈阳的旧称,真是相当霸气,涨姿势了。 清晨到达沈阳北站后,找住宿颇费了一番周折,其实都是因为老板手机出了点意外。草帽青旅,距离北站很近,位于居民楼内,当时还没有明显招牌,不过环境和人气都老棒了,老棒也给力,是个年轻的单身美女哦。 稍作休整后,首先来到了步行10分钟即可到达的辽宁博物馆。辽博原为原为奉系军阀热河都统汤玉麟官邸,1959年更名。馆内详细介绍了辽宁省的历史变化,以及辽河流域的文明变迁,个人感觉还是很不错的,值得参观。 午饭过后,出发前往沈阳最著名的景点——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是清朝初期在东北地区的统治者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宫殿,清朝迁都北京后,这里便成为了留都宫殿。 沈阳故宫大体分成中路西路东路三个部分,建筑风格感觉上跟北京故宫比较相似(我是外行,看起来就是差不多的,嘿嘿),不过面积要小很多,大约只有四分之一吧。
沈阳故宫的门票比较有意思,不是纸质的,而是一张有芯片的卡。不过比较不爽,刷卡入园之后,这张卡就被收回了,想留下一张门票做纪念都不可行。
冬天的工作日这里游客不多,可以慢下脚步慢慢参观,不紧不慢两个小时也是足够的了。
一墙一瓦都有着北京故宫的影子,看着就那么亲切。
张氏帅府距离沈阳故宫很近,步行即可到达。 张氏帅府是张作霖及其长子张学良的官邸和私宅。2002年更名为张氏帅府博物馆暨辽宁近现代史博物馆,主要有大、小青楼、西院红楼群及赵四小姐楼等。门票是通票,可以参观以上所有展区以及外围的金融博物馆。
张氏帅府是由东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筑等四个部分组成的庞大建筑群,其中既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四合院、水榭亭台的帅府花园,又有欧式风情的大青楼、边业银行、红楼群,以及中西合璧式的小青楼和赵四小姐楼。
张氏帅府并不算太大,参观顺序已经清晰的标出,游客们只要按照箭头方向游览就可以了,时不时还能蹭到旅行团的导游讲解。
东北天黑的早,不到5点就会天黑。离开张氏帅府就到了吃晚饭的时间了。 小伙伴提前做了攻略,我们径直奔向了中街旁边的一家春饼店,不过忘记名字了,囧。大概是老字号吧,这里人很多,菜都要自己端,典型的老国营馆子。不过饼和菜肉都还不错,价格也还实惠,毕竟是东北嘛,两个人总共50多块钱就吃的不错。
第2天 2014-01-08
昨天的小伙伴已经先我一步前往了哈尔滨,于是第二天就只剩我自己在沈阳了,不过我们会在哈尔滨会合的。 今天去的地方就比昨天要远多了,而且都是需要暴走的地方。
上午是九一八博物馆,在市区东北部。博物馆免费参观,关于918的历史事件介绍详尽。比较奇怪的是,当初上学学历史时对这些东西避之不及,纯粹为了考试,考完就忘,现在却对历史充满渴望。
纪念馆门前大大的1931年9月18日的台历,时刻提醒着不忘国耻。
没吃午饭马不停蹄的来到了市区正北的北陵公园。 北陵由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昭陵建成。 1927年,奉天省政府将昭陵辟为公园,因位于市区北部,故得此名。
这里似乎离沈阳军区很近,来的路上就看到战斗机模样的灰机起飞降落,轰隆隆的发动机轰鸣十分清晰。
1月初的沈阳室外大约只有零下7、8度,又是工作日,所以公园里除了冰面上有一些滑冰的,就没什么人了,偌大的公园很是冷清。游荡时接了个5分钟的电话,然后手机瞬间就关机了,东北不适宜手机生存啊。。
数九寒天的日子里没什么人像我这样傻乎乎地跑到露天公园瞎逛,偌大的北陵公园里除了几个工作人员几乎看不到游客,这也让本就是陵墓的北陵在寒冬里居然显得有几分瘆的慌,尤其是掀开厚厚的门帘进入室内参观各种展品时,冷不丁忽然出现的人影甚至能把聚精会神看讲解的我吓一大跳。
不过人少也有人少的好处,随便你远拍全景近拍特写,反正哪哪都没人。
当晚,在青旅等待夜里开往哈尔滨的火车,顺便与各位小伙伴扯淡。偶遇一位打算骑行到长白山过年并最终骑到漠河的年轻小伙,见过骑行去新疆西藏的,在冬天骑行去漠河的还是第一次遇到,实在NB。
第3天 2014-01-09
火车上安睡一夜,清晨时分抵达哈尔滨,找到先期抵达的小伙伴们订好的家庭旅馆,先补上一觉再说。 午饭后去压马路,没见过雪的南方小伙伴很是激动。 逛街自然离不开索菲亚大教堂和中央大街。
索菲亚教堂几乎已经成为哈尔滨的标志,再加上又临近中央大街,教堂周边总是人来人往。这座拜占庭风格的建筑虽然一开始是作为沙俄军队的随军教堂修建,但时至今日,这里已经成为了哈尔滨建筑艺术博物馆,展示哈尔滨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但是漂亮的外立面,仍然为众多游客所追捧。
白天的大教堂庄严肃穆,薄薄的一层积雪覆盖着教堂屋顶,一群群鸽子在悠闲地晒着太阳,时而又围着教堂飞翔,很是壮观。
中央大街就是一条类似王府井的步行街,不过比王府井洋气了不少。这里既有还算接地气的冰糖葫芦和马迭儿冰棍,也有高大上的俄罗斯西餐和进口巧克力。 沿着中央大街走到头,有个冰雕迷宫,再往前,便是松花江畔了。 冬天的松花江上开展了不少冰雪娱乐活动,不过收费可都不便宜,好在不花钱也能走上冰面自娱自乐。 松花江畔有不少分不清黑道白道反正都是拉客去冰雪大世界的,不明就里的我们就跟着一个看似靠谱的哥们上了车,说是每人20块钱来回不包门票。结果我们就被拉到了他们的旅行社,花钱买了门票(因为据说学生证要查身份证,于是我没敢买优惠票),然后上了辆大巴车,除了耽误了时间,其他倒也还好,也告诉了我们回程上哪辆车,留了个电话,还说得过去吧。
冰雪大世界还是得晚上去,前提是如果你想去的话,毕竟300块的夜场门票不是闹着玩的,擦,太他妈贵了。 夜景当真还是很漂亮的,极其适合拍照,五彩缤纷。 不过还是那句话,好看是好看,至于值不值那个票价,仁者见仁了。
爬山一座冰雕城堡,漂亮的大世界全景就在眼前。
各种奇形怪状的冰雕建筑,五彩斑斓。
这座尖尖的塔上居然还亮着赞助商的名字,实在有些煞风景。
斑斑点点,星空一样。
天然温度计,此时的气温,接近零下25度了。
从冰雪大世界返回的车上,几个本地人调侃东北的气候:你说这室外零下30度,室内20多度,一进屋嘎一下,血管膨胀了,一出门,嘎又收缩了,尼玛这脑血管哪受得了。怪不得东北多发脑血管疾病,涨姿势了。
回到城内继续压马路,再次路过索菲亚教堂看夜景,美好神秘。
当然,跟大街上露天卖冰棍的奇景也是少不了的,真开眼,看着就有食欲,哈哈。
第4天 2014-01-10
在哈尔滨的第二天,上午去黑龙江博物馆参观。地方不大,两层还是三层小楼记不清了,也就1个小时就能转一圈,由于历史比不上辽宁深厚,黑龙江博物馆更多介绍的是地理自然,不算太有意思。
果戈里大街传说是一条著名的俄罗斯风情街,我们走来一看,确实比较异域风情,不过似乎也没有夸的那么好,随便走走,找了个地方吃饭。
小巧的街道门牌,与众不同。
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我们在果戈里大街附近随意闲逛的偶然发现。她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士课街,是一座东正教堂,建于1931年,是典型的俄罗斯式建筑。1980年经修复后改为天主教堂。
我们在门口游荡拍照,好奇的小伙伴推开门想进去看看,里面的阿姨热情的招呼着我们,还给我们倒了热水喝。 教堂不算大,但是明亮肃穆,由于不让拍照,我们休息了一会就出来了。
午饭后,最后一个半天我们决定去老道外,那里是中华巴洛克建筑区,到处都是巴洛克式建筑,感觉自己仿佛来到了欧洲。若不是天冷,指定能谋杀更多相机内存。也感慨自己不会拍建筑,只好看着漂亮的楼房发呆。
黑白的对比勾勒出这座城市的过去与未来。
出发漠河前的最后一顿晚饭,去了一家名叫“妈妈私房菜”的馆子。问服务员你们菜量大不大,告之曰一般吧,于是7个人点了7个菜。结果,傻了眼了,尼玛这菜量,真不含糊,幸好大家都比较饿,才没有剩下太多,不然真是现眼了。所以大家请记住,在东北点菜一定量力而行呐! 对了,席间别桌客人点冰镇啤酒,于是只见服务员抄起啤酒就放到了大门外,告诉顾客等一会就凉了,好一个天然冰箱,屌! 8点多上火车,我们都是硬座,车上人那叫一个多,暖气开的又足,脱掉羽绒服还是热到一身汗,有的大爷甚至是光膀子的。
第5天 2014-01-11
随着列车逐渐进入富有独特文化的内蒙东北边境地区,途中各站奇特的名字吸引了我们的注意。
度过一个难熬的夜晚后,车上人渐渐少了,座位也宽松了许多。小伙伴们有打牌的,也有望着玻璃上结的冰发呆的,还有一到站就奔下车去拍照留念的,哈哈,外面那个冷,每站只停2~3分钟真是不够用,会有错过列车的可能。
图强站是漠河前的最后一站,到达图强,意味着漠河就在眼前了。
终于,20个小时的奔波后,我们终于到达了中国最北的火车站——漠河!
前来接站也就是未来几天我们的包车师傅已经等候在火车站外了,10多分钟后我们便入住了漠河县城的寻北之旅客栈。客栈不算小,设备简单不过却很暖和,wifi也挺给力的,嘿嘿。
虽说是县城,却也人少车少,不少俄式建筑让这里显得别有意境。
小伙伴们根据老板的推荐来到了一家馆子,点了一大桌子菜,还喝了点小酒,人均不过30多,这不,都喝倒了,哈哈。
第6天 2014-01-12
睡醒一觉,我们趁早出发,因为师傅说这里天亮的早天黑的也早,如果不早些出发天黑前就到不了住宿的地方了。
首先是九曲十八湾湿地公园。似乎也就才8点我们就到了,寒气袭人啊。为了能有下下图那样最好的视角,我们需要爬上下图这个观景台。
清晨十分,阳光和煦,景色不错。
虽然有皑皑白雪,但是草木都已经枯黄,并不算很美。
在就去十八弯停留1小时后,我们来到了今天最重要的地方,乌苏里浅滩。 这里貌似是真正意义上的我国最北点,黑龙江将我国与俄罗斯隔开,河中心即为国界线,冬天的时候冰面上有铁丝 以及旗杆作为标志,估计解冻后就是浮标了。 河岸上有“恭喜你找到北了”的石碑,无数猛士在这里留下了照片。
告诉你们个可以不排队迅速与石碑合影的窍门——裸奔!裸的越彻底,越会得到大家的谦让,要事你能脱到只剩内裤,放心,大家保证护送你先拍照,哈哈。
大老远来一次最北国界不容易,似乎应该做点什么来纪念这一刻,哈哈,来吧!包括我在内的几个男生纷纷宽衣解带。记得攻略上有人说过北方的冷都是扛得住的,只要衣服够厚。果然如此!哪怕身上只剩一件秋衣,都没有明显的寒意,但只要秋衣一没,那刺骨的寒风呐,那叫一个酸爽!
不幸的是,另外两名木有半裸的男生小伙伴,反倒在当晚有些感冒,囧。
都没出过国的我们,看到边境线上的警示标语,都十分兴奋。
标志着国界的铁栅栏。
边界地区人迹罕至,司机师傅说不如咱们抓紧时间先玩,中午就先饿着点,早点玩完回去再吃饭。于是,我们马不停蹄又来到了龙江第一湾景区。
同样的,为了有左图视角(在此感叹木有广角不方便啊),仍然需要爬上一座小山坡,还好半个小时基本就到顶了。
山顶覆盖着一大片积雪,小伙伴们老嗨皮了,各种雪仗拍照打滚,不亦乐乎。
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的木板台阶很滑,鞋子稍不给力就容易出溜下去,还是有些危险的。
天黑之前,大概也就4点多,我们抵达了今晚的入住地——北红村马大姐客栈。 北红村才是地理意义上的最北村庄,北极村只是同样很北的一个村落,因为开发更早条件更好,于是抢了风头。
这就是我们今晚的大炕,两个炕要睡11个人,压力山大啊,不过还是很暖和的,一点都不冷,马大姐也很热情,气氛不错。
街道上没有人,小伙伴们一字排开,霸气的来了个合影。
北红村条件很简陋,除了一两家宾馆外,各家客栈都没有独立卫生间,更不要说洗澡了。于是想象一下,在零下40度的清晨去室外上厕所的感受。真是不得不速战速决,幸好嘘嘘不会立刻结冰,没有那么夸张,哈哈。
正直漠河旅游旺季,家家户户都有大红灯笼,煞是好看。
晚餐时间,从屋顶烟囱冒出的炊烟,浓浓的生活气息。
晚餐氛围过于热闹,几个略微喝高的小伙伴拉着马大姐和马大姐夫,聊得那叫一个high,简直都要签名合影了,哈哈。
第7天 2014-01-13
又是起个大早,去村头看日出。白雪皑皑的日出确实不错,就是可惜手机后来坏掉了,好多照片都没有留下,可惜。
听马大姐说,这个村子2009年才通上有线电视,电力也是那年才开始24小时供应的。
北红村旁边几百米的哨所,真的有人在守卫,兵哥哥辛苦了。
这是真正的最北哨所了。如今这座了望塔建于1982年,共七层,最上面是边防战士瞭望的地方。旁边的小楼是战士的营房,整洁有序,院子里有花有草,还有一些体育健身设施。
由于是军事重地,我们没能进去参观,只能隔着大铁门窥探一下。
早饭后驱车一路驶向各种最北,什么最北厕所,最北一家,最北饭馆之类的,经历了昨天的疯狂后,今天的我们少了些激情,有些审美疲劳了。 在北望垭口广场,我们停车玩耍,各种石碑可以合影,各种滑梯可以玩耍。
随后是金鸡之冠公园,依然是各种最北,各种地理界标,各种标志建筑,公园人不多,大概也是噱头重于实质吧,没啥太大意思。
公园内有个广场,标示着中国地图,漠河所在的方位,以及距离各大城市的距离。不看不知道,祖国是这么的宏伟辽阔。
依然是没有吃午饭,所以才能在3点来钟就抵达了漠河之行的最后一个落脚点——北极村。 村子不小,还比较发达,至少设备齐全,有几家青旅和客栈。
最北邮局浓浓的圣诞气息,很漂亮,当然了,里面售卖的各种纪念品价格也真是不便宜。 明信片有各种邮戳可以盖,不过都是收费的,明信片也不便宜,如果不是他家出售的,甚至不可以邮寄,霸王条款!
入住的好像是叫明珠宾馆,条件还不错,洗了三天来的第一个澡。
第8天 2014-01-14
漠河的最后一天,上午参观了大兴安岭火灾纪念馆,在县城的松苑公园转了转,就是小伙伴们的散伙午饭了。 酒足饭饱,收拾行囊,大家踏上了返回哈尔滨的列车。之后的路上,就不是我们11个人一起了,少了一多半。
第10天 2014-01-16
回到哈尔滨,大餐一顿,墙裂推荐老昌春饼,好吃实惠服务也不错,分店也多,绝对给力。 休整一晚后,次日我们便向哈尔滨的东南方向进发了,因为那里有当时非常火爆的雪乡,爸爸去哪儿曾在那里拍摄。 不过我们没有直接去雪乡,而是先来到了与雪乡一山之隔的雪谷,打算第二天爬山穿越去雪乡。
三个多小时的颠簸才到达雪谷。相比于名声大噪的雪谷,这里游客少了一些,来到这里的基本都是打算穿越的,相关的装备售卖都是很齐全的。
相比于雪乡,雪谷的知名度低了很多,但依然会有大批游客前来雪谷,因为雪谷到雪乡,是冬季的经典徒步路线!驴友们会提前一天来到这里,为次日的徒步穿越热身购置装备。雪谷,真名叫东升林场,距哈尔滨250公里,与雪乡接壤。开发出来作为旅游的村子不大,娱乐设施也不算多。
村子里这样的标语,每个十几米就有一个。
下午的雪谷安安静静的,乡间小路上时不时会有一拨拨游客嬉笑玩耍。村子边有一座不怎么高的山,爬上去就可以一览雪谷全景。
夜晚就不同了,家家户户都会走上街头,调皮的孩子们燃放着漂亮的烟花,在大红灯笼的背景下,是浓浓的节日气息。
放鞭炮堆雪人,篝火烧烤唱歌,不亦乐乎。
第11天 2014-01-17
一觉醒来,出发啦! 7点从雪谷出发,预计4~5小时翻过羊草山,可以到达雪乡。
雪谷的日出,淡淡的朝霞映红了天边,安详美好。
不爬不知道,一看真奇妙。 漫山遍野的都是厚厚的积雪,树枝也都变成了白色,晶莹剔透。不禁感慨,翻过羊草山,也就不用去雾凇岛了,这里比雾凇岛还美。
从雪谷出发,首先要一步一滑地走过一段雪中森林,来到山脚下,然后便是穿越路上最有挑战性也最具让人窒息的一段路了——爬山。其实这座叫做羊草山的山并不高,海拔1200多米,垂直落差可能也就三四百米而已,但为什么说难呢?因为山上全是雪啊,雪下面可能还有冰啊。脖子上挂着没盖镜头盖的单反的我一个不留神平平地拍在了雪地上,起身先看相机会不会被污染,你猜咋着,镜头反而彻底干净了!那怎么个窒息呢?因为美啊,实在太美了,眼前的雾凇树挂一片连着一片,配上头顶纯净的蓝天,那美景绝对可以让你忘掉雾凇岛的存在;低矮的灌木上则是一坨一坨的蘑菇一样蓬松的积雪,可爱的让你禁不住摘掉手套去摸摸他们;而树林中点缀其间的大红灯笼,更是给洁白的雪世界增添了节日的色彩。
穿越羊草山的人非常多,一开始的平路还不显,走到山路上时就格外明显了。队尾接队首,人群密密麻麻,因为山中有积雪,再加上山路比较窄,所以道路湿滑,要格外小心,不然就会摔屁墩儿或者狗吃屎。
如果你以为这就是全部,那你就错了,咱这还没到山顶呢——山顶是一大片积雪覆盖的开阔地,雪有多厚呢,这么说吧,一脚踩下去,雪没了你的膝盖不说,抬起脚来下面还是雪。在山顶拿起手机,望着远处的高山,手机会告诉你,你正处于吉林黑龙江的界山上,多么奇妙的经历。
接近中午时分,已经有从雪乡穿越到雪谷的人了,他们拿着塑料的小滑雪板,遇到没什么人的小坡就垫在屁股后面滑下来,不过其实也是挺危险的,不管是走路还是滑下来。
爬到羊草山最高处,风景美极了,不想离去,谋杀了太多的相机内存。
沿途一起穿越过来的小火伙伴合个影。
雪很厚哦,坐在上面毫无压力。 路上好几次想试试雪有多深,于是一脚踩进去,结果发现雪已经到齐腰深了,艾玛,真是有意思。
下山到雪乡的路不是山路,而是平缓的道路,嘻嘻哈哈一边走一边玩雪,大约下午2点,顺利抵达雪乡。
雪乡就是这个样子的啦。 下图左侧的小路,就是爸爸去哪儿中大人孩子一起抢房间的起跑位置了。
爸爸去哪儿刚刚播出,这里一片火热,不提前把房间订好的话,到了这里就有点抓瞎。我们就没提前预定,或者准确说是给各个家庭旅馆打电话都只得到了满房的回答。费了半天劲,可算不用露宿街头了。
东北其他地方的雪含水量很低,抓一把就散了,不大适合堆雪人,雪乡的雪很湿润,打雪仗堆雪人神马的最好了。
雪乡的平房都顶着可爱的蘑菇头,让人禁不住想去摸一摸。
很受人欢迎的傻狍子同学。
远处似乎是个滑雪场,不过并没看到有人滑雪。
很有赶脚的列车餐厅,外观比食物更吸引人。
你说,这辆车怎么开出来呢,难道要等到春暖花开?
夜幕下的雪乡格外漂亮,不多说了,看照片吧。(要是有三脚架就好了)
在天色暗下来的傍晚,我们在雪乡内随意溜达的时候,发现前方几米处的地面有几张暗红色的纸。过去一看,那居然是毛爷爷,而且是5张!这种丢钱的事还是头一次遇到,也不算小数目,谁也没敢动,大家商量好围在一起等失主回来。结果半个小时过去也没见有找东西的人路过,天气又这么冷,我们决定平分。。。。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不义之财。
各种冰棍已经冷冻的水果,看着就好吃(其实一般般。。。)。
第12天 2014-01-18
第二天早午饭过后,坐上汽车返回哈尔滨,和另外几个小伙伴度过在哈尔滨的最后一晚,大部队也终于要各奔东西了。
第13天 2014-01-19
旅行的最后一早,我乘坐火车去长春,小伙伴假装睡到自然醒,结果偷偷摸摸跑到大厅等我送我去火车站,还给我买好了早点,感动至极,差点哭出来。
伪满皇宫博物院是由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居住的伪满洲国傀儡皇宫改建而成的博物馆。它是中国现存的三大宫廷遗址之一,是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中国东北,推行法西斯殖民统治的历史见证。
博物院内的建筑虽然当时被日本人所把控,但却更多体现的是欧式风格。
楼内走廊精致而富有时代感,不用说是当时,即使放在现在也是极具艺术价值的。
长春可逛的地方似乎不太多,天气又这么冷,只在博物院里溜达了两个多小时。下午找地方随便看了个电影,吃了个晚饭,剩下的时间,就是等待回家的列车了。 从1月6日晚上出发,到20号上午到家,总共14天,东北冰雪寻北之行愉快的结束了。 虽然真心寒冷,但和小伙伴在一起嗨皮的日子,总是那么快乐那么短暂。 此行的漠河,也是我间隔年所到达的最北的地方,最东最西最南,还有待我继续探索。 To be continued………… 下一篇: 第二步(1)——冬日暖阳@云南
http://you.ctrip.com/travels/yunnan100007/2751270.html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