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洁净九龙坡·推进垃圾分类 变废为宝居民受益
绿动九龙坡·崖壁美公园靓 生态优先大美九龙
核心提示:大城细管,大城众管,九龙坡管出了效果。
九龙坡区城市管理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城市管理的要求,紧紧围绕“三高三宜三率先”发展愿景,发挥“工匠精神”,以绣花般的功夫,精细推进人居环境提质、设施功能提升和城市管理提效。细微之处见真章,让我们通过一组 道,从细节入手,读懂九龙坡管城之道。
重庆市九龙坡区城市管理局在服务民生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大城三管”,找准“小切口”,下足“绣花功”,敢啃“硬骨头”,不断完善设施功能,提升城市品质,让老百姓享受更多的城市发展成果,畅享幸福美好生活。
找准“小切口” 智慧公厕颠覆传统
厕所是文明的重要窗口,关系到城市的整体形象。
今年一月,在九龙坡石桥铺百合广场建成投用的是新式无水公厕。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无水生态。
据九龙坡区环卫处的工作人员介绍,无水公厕如厕后不用水冲,可直接进行源头分离,并利用微生物菌降解成为有机肥。建设中不需要铺设供水管和排污管道,既对周边环境友善,又有选址灵活的优点。
另外,九龙坡杨渡路上有座智慧公厕。从空气质量到温度湿度再到人流量等,各项数据指标会显示在大门处的LED屏上,工作人员通过手机远程在线监测,随时增加保洁、补充厕纸等。进入公厕大厅,市民只需花三秒钟,就能刷脸取纸。公厕里香气扑鼻,智能除臭系统自动运转,还兼有消毒功能。
去年,九龙坡区新建凌江园、九龙寺、动物园后门等8座无水生态公厕和3座普通公厕,改造下石桥和毛线沟大件厂等14座公厕,而且实行公厕每天消毒,公厕在外观和功能上得到质的提升。
除了公厕,还有一个地方也有“小切口”惠及“大民生”之妙。
这里最小不过6平方米,最大也只有50平方米,却可以让你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饭凉能加热,这样的劳动者港湾,自推出以来,就得到了劳动者的喜爱。
相较于以前传统的环卫工人爱心驿站,部分有条件的“劳动者港湾”除了配置座椅、洗手用品、净饮水机、微波炉、空调、常用医药箱、无线WIFI、书 角、影音设备外,还设置了卫生间、沐浴室等设施,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劳动人民的不同需求。
下足“绣花功” 七大工程幸福满满
城市管理,不仅要“里子”,也要“面子”。
九龙坡区石坪桥街道冶金村社区冶金四村建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现有常住居民500多户,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配套设施不完善,楼道内乱堆乱放,车辆停放无序……过去,走进小区,让人头疼的问题随处可见,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
美化道路安全岛等完善提升人行道6.3万平方米、60余万公里。
围绕“九龙九景”开展夜间经济氛围灯饰亮化行动,点亮新时代“九龙夜景”。
改造完善市政设施,提档升级杨家坪、石桥铺商圈、盘龙广场等核心区域景观。
……
2020年,九龙坡区城市管理局重点实施好“治乱拆违”“街净巷洁”“路平桥安”“整墙修面”“灯明景靓”“江清水畅”“城美山青”七大工程项目35个。以管理为本,全面推进“12+1”专项行动,集中力量逐月攻坚城市顽疾,进一步完善市民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敢啃“硬骨头” 大城三管标本兼治
城市管理,不仅要动心,更要动脑,用智慧来管城。
2020年,九龙坡区城市管理局上线智慧城管综合管理平台,部门、镇街数字城管覆盖率达100%,完善物联感知系统,布点建设城市管理问题高发区域和重点市政设施的视频监控点位;搭建“1+4+N”智慧城管信息平台框架,初步实现了全局数据资源共享共用,为城市管理问题快速发现、高效流转、快速处置搭建了新通道。
另外,九龙坡区通过深化“马路办公”,提升问题处置能力。据介绍,九龙坡区构建起常态化联动马路办公、联席会议议事、联合督查督办、联防突发应急“四联”工作机制,2020年来,累计组织开展“马路办公”近6千次,参与人员近1.9万人次,发现和解决问题近2.4万个,先后综合整治官家岭菜地空地整治、铁路中学便道建设、协兴村社区56栋旁菜地建设成为停车场等40个热难点问题,同时开展8次专项行动,对城市面上的问题开展集中治理,有效解决了一批城市综合管理热难点问题,切实解决了市民身边的一批操心事和烦心事。
抓住一个个痛点,做好一件件实事,更好的九龙坡才会“绽放”在大众面前,从而带来更高品质的生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