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影响判断的噪声,重塑认知,少做后悔之事

读《噪声,人类判断的缺陷》有感

一般说到噪声,首先想到的是汽车的鸣笛、工地的施工、喧哗的人声,但今天要说的噪声不是这些人所能听见的声音,而是我们人类判断存在的缺陷。这里的噪声是指本该保持一致的判断,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判断结果出现了差异,这就是噪声惹的祸。

丹尼尔·卡尼曼《噪声,人类判断的缺陷》一书从司法、医学等方面,为我们解释了噪声如何形成,怎样影响了我们的判断,并提供了相应的方法为我们解决降低噪声干扰,提高判断品质。

噪声对判断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判断噪声,和我们平时所说的判断误差有什么关系。

噪声是本应对同一事物有相同的判断,但是最后判断出现了差异。同一位医生在不同时期对同一种病症做出了不同的诊断,不同的法官对同一案例做出的不同判决。

但我们常认为的判断误差,其实是书中所指的偏差,是指当人们对一个事物的判断,所有人的判断都偏离了最终结果;比如《财富》月刊做过的最受推崇的公司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过去20年,评分最差的公司比最受推崇的公司,股票收益更高。这就是典型的偏差,人们的判断与既定的事实发生偏离的典型案例。

如果你还不了解偏差和噪声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游戏再来了解下偏差和噪声的区别。在不看手机屏幕的情况下,我们用手机秒表记录5次你认为的10秒时长,再观察下这5次的实际时长。

你会发现,我们根本无法再现真实的10秒时长,5次感受的10秒时长与真实的时长都存在差距。通过计算,能得到你感受的10秒时长与真实的10秒之间的平均差距。这就是偏差,能被看到甚至可以被解释,且有方向的错误。因此偏差显而易见,所以我们也会忽略不计。

但你感受的5次10秒时长,不仅没有一次与真实时长是一样的,还不一样长,你还没法准确解释为何你还是你,感受的10秒时长不一样。这就是噪声,不可预测的误差,既不容易看到,也不容易解释,所以噪声会造成严重损害,却经常被忽视。

有什么简单可行的方法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降低噪声呢?

小技巧降低生活中的噪声

让我们的判断充满噪声的其中一个因素是情绪,也可以称作情景噪声,是指遇到特殊情况时,情绪受到影响,我们做出与以往不一致的判断。比如心情好的时候,见面问候就是友好的;心情不好的时候,见面问候可能就是八卦嘲讽。

有一种方法叫”自我重复抽样”,能降低情绪带来的情景噪声。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做决定,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做决定,根据多次判断结果做出最后的决定。我们常说的“睡一觉,明天再说”其实就是换一个时间做决定的“自我重复抽样”。

假如你面临岗位调动的问题,从A岗位调动到B岗位。第一次你可以选在工作日做决定,因为领导总爱把不属于你的工作强行安排给你,你也总因为这个原因加班,所以你非常想要去B岗位。

第二次决定时,可以在非工作日做决定。这时,你没有受太多情绪影响,你可以考虑B岗位是从事行政工作,所以他们特别追求细节和流程,但你更喜欢A岗位一线工作的务实和创新,你又没那么讨厌A岗位了,感觉A岗位更适合你。

然后根据你多次决定,综合考虑你对A、B岗位的喜好度、适应度等,再做出最后的决定。

第一次你考虑的是工作日情绪和领导的状态,第二次做决定时不受工作日情绪影响,是根据工作性质和个人喜好做决定,就会有不同的想法。”自我重复抽样“就是这样,结合不同时间、不同场景、不同角度做出多次判断,根据多次的判断结果给出最后的决定。

在介绍第二种方法之前,我们先来看个小故事。

1906年,达尔文的表弟,著名博学大师高尔顿在一次乡村集市上,看到787名村民在一起估计一头公牛的重量。事实上,没有一名村民猜对了公牛的实际体重1198磅,但是787名村民对公牛重量猜测值只与实际体重相差1磅。这个发现让高尔顿非常震惊,由此可见村民们的集体智慧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所以后来高尔顿也强烈推崇民主判断。

而这种集体智慧被称作”群体智慧“,就是综合汇总群体中个体的独立判断结果,得出最后的结果。这是因为人们的认知往往都是片面的,所以关注点也可能不一样,所以带来的判断噪声也不一样。但是群体一起的判断结果能相互抵消噪声影响,所以”群体智慧“往往能非常接近真实或准确的判断。

比如,当公司需要做重大方案或重大决定时,会要求不同部门,不同水平,不同年龄阶层的人对该项工作进行讨论。不同部门的人会根据自己负责的专业提出自己的意见,不同水平的人也会根据自己的认知提出自己的意见,不同年龄的人也会根据自己的经历提出自己意见。最后公司决策者们会根据汇总的大家的意见,综合评估以后做出最后的决定,这样的决定往往都会比较全面且细致。

但“群体智慧”的应用,必须要注意独立决策这个重要环节,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会导致噪声在群体中被放大,被级联,甚至被极化,导致本来应该有不同意见的一群人,最后做出惊人的一致决定,这就不是发挥“群体智慧”,而是群体放大噪声,严重影响判断结果了。

感悟噪声

在读《噪声:人类判断的缺陷》这本书以前,从来没有意识到有这样一种因素的存在,很多时候判断失误都认为是认知不够,考虑不周,情绪不稳造成判断出现问题,虽然这些确实也是产生噪声的一部分原因。但还是不知道噪声对我们的判断有如此大的影响,它们像“地下室漏水”一样,不是能容忍,只是没被发现。

不管是在力求公平的招聘,还是严肃公正的法庭,甚至精益求精的医学,噪声都影响着我们的判断,比如招聘时,招聘人员往往会倾向于选择跟自己有共同之处的候选人,比如相同的学校,相同的种族等;法庭审判时,3个背景相似的人,被指控所犯同一罪行,最后可能一个人缓刑,一个人2年有期,一个人10年有期;乳腺癌的确诊,放射科医生误诊未患癌症的病人高达50%以上,而忽略已患癌症的病人概率更是将近70%。

所以往往有些奇奇怪怪的事发生在我们身上,不是我们运气不好,而是受噪声的影响,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噪声导致了误判。所以当遭遇到各种不公平的待遇时,我们不妨换一种角度思考问题。这个人做的决定是否受到了噪声的影响,这些影响会让他变得暴躁、武断、决绝,我们就没有那么难受和气愤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要受到对方的噪声影响,理智地根据适合的决策重新评估判断,不要让事情朝着更糟糕的地步发展。

不管噪声对我们的判断影响有多大,产生原因是有多么多变或者复杂,但还是有很多的方法帮助我们降低各种各样的噪声影响,从而提高判断品质。除了上文提及的“自我重复抽样”、“群体智慧”,《噪声:人类判断的缺陷》一书中,还为我们讲述了指南应用、结构化策略等各种策略,可以应用于个人决定,甚至群体决定,让我们更好地做出判断,避免噪声对我们的判断造成过多不良影响,提高我们的判断决策。

期待我们一起来克服人类判断缺陷,尽量降低噪声对我们的影响。

直觉思维与偏差、噪声的关系

数学解析均方误差和偏差、噪声关系

决策卫生的综合应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9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