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家电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消费者家里的噪声源也就越来越多。不同于“呜哩哇啦”的高频噪声扰人清静,低频噪声往往烦人于无形,而按照相关标准,消费者遭遇低频噪声时往往投诉无门。新修订的《噪声污染防治法》自6月5日起施行,低频噪声扰民问题终于有了明确的法律规定。
低频噪声惹人烦
友钱先生同样也遭遇过低频噪声的困扰。钱先生居住在一个老旧小区的高层。“自从隔壁租户入住后,就开始有噪声了。”钱先生说,噪声大概每天晚上响起,每次会持续一段时间。“声音并不大,但是吵得人心烦,关门关窗也没有减轻。”无奈之下,钱先生拨打了12345进行投诉。12345通知到居委会后,居委会工作人员到钱先生隔壁住户进行了调查,但结论却是未听见噪声。随后,钱先生反复测试发现,打开窗户时反而听不到噪声,而是能够听到流水声,判断是租户在沐浴时使用了增压泵,由于流水声盖过了噪声,所以租户听不到噪声,钱先生关上窗后,阻断了流水声的传播,所以噪声变得清晰了。此后,钱先生再次联系居委会,最后确认了噪声的存在。
《新民晚 》今年1月份 道,上海消费者寻女士的儿子正值高考冲刺阶段,但每天都会被持续不断的嗡嗡声吵得心烦意乱。起初她怀疑是自家电器导致,但物业维修人员上门查看后确认并非其家中电器发出的噪声。经过反复查找,最终确认是10层住户家中鱼缸新安装的两个氧气泵发出的噪声。
新标准细化规定
据杨伟成介绍,新修订的《噪声污染防治法》从国家法律的高度对于噪声污染的监管治理进行了规定。”新版本对于建筑、交通和社会生活的噪声都有了更加细化的规定。比如其中第六十二条规定,使用空调器、冷却塔、水泵、油烟净化器、风机、发电机、变压器、锅炉、装卸设备等可能产生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经营管理者等,应当采取优化布局、集中排放等措施,防止、减轻噪声污染。
新修订的《噪声污染防治法》明确了生态环境部对全国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改变了以前居民楼内设备设施等室内噪声长期无行政监管部门的不利现状。同时,其中第三十条赋予了生态环境部门的实际行政处罚权,从而能够有效推动噪声污染排放的治理。“后续,各行各业会进一步制定细化的法规和标准,关于家电低频噪声的相关规定也在酝酿之中。”杨伟成说。
多种原因造成低频噪声
杨伟成介绍说,目前中国家电研究院噪声技术研究所接到空调类噪声投诉最多,有关吸油烟机、洗衣机等产品噪声类的投诉也不少。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高功率小家电产品进入消费者家庭,比如豆浆机、食物垃圾处理器等产品的噪声投诉量也在逐渐增多。“如今冰箱等电器的体积越来越大,电器功率越来越大,类似的投诉量也随之上升。”杨伟成说。
●专家提醒
确认原因 消除噪声
郭赤兵提醒消费者,如果受到家电噪声的侵扰,首先应尽量确认噪声产生的原因。“比如在使用条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突然产生噪声,就应该考虑是产品故障原因。如果将产品挪动了使用位置等产生的噪声,就应考虑是新变化造成的。”郭赤兵介绍说,消费者可以通过逐一关闭家用电器电源,洗衣机调整衣物摆放等方法,确认噪声源。如果家中电器都关闭后仍然有噪声,就应考虑噪声源来自邻居或者公共设施。
当确认噪声来自产品后,消费者可请专业维修人员上门检查,确认是产品设计本身还是产品安装问题,或者是产品出现故障。“对于一些使用耗材的器具,如空气净化器、吸尘器等,滤 等达到使用寿命后,应及时更换,以避免噪声增大。一些过于老旧的家电,若超过使用年限,噪音也会大大增加,如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如果使用超过10年,出现异响,建议及时维修或者更换。”郭赤兵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