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在江苏省高邮市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有个村民拆老房子拆到一半的时候,从墙壁发现了一卷早已经被蟑螂和蛀虫啃咬得千疮百孔的古画。随后,他把这幅古画拿到了扬州的文物商店。
文物店的店员也看不出来是哪个朝代的画,看它烂成了那个样子,就给了村民几块钱收下了。其实,这个店员的文化程度也不高,他也看不懂古画,收完后就把这幅古画放到了仓库里。此后也没有对这些被称之为“四旧”的古字画进行研究。
国家文物局七人鉴定组合影。左起:谢辰生、刘九庵、杨仁恺、谢稚柳、启功、徐邦达、傅熹年。
1986年6月,由启功、谢稚柳、徐邦达等专家组成的全国书画鉴定组来到南京。9月24日,扬州市文物商店拿来一幅画面灰暗、裱纸残缺的古代山水画,谢稚柳、杨仁恺、刘九庵等几位专家顿时眼睛一亮。
谢稚柳随即扭头喊道:“无锡有人来吗?过来看看,赶紧回去汇 。”此前鉴定组路过无锡时,谢稚柳得知无锡本地没有一张无锡画家倪瓒的作品时,曾慨然应允帮助物色一幅。在场的无锡博物馆年轻馆员陈瑞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