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3月22日“世界水日”,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宣贯生态环境保护科普知识,组织水质自动监测站线上讲堂,邀请公众共同见证水质全过程“体检”。
青岛市城阳区墨水河入海口水质自动监测站位于风景优美的墨水河畔,“国家生态环境监测”蓝底白字标识醒目,自动监测分析仪器在站房里有序地工作。“这个水质自动监测站主要是进行采水分析工作的,共配备了九参数分析设备,包括氨氮、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ph、溶解氧、电导率、浊度、温度等。”工作人员介绍说,站房里还设置了水站标志牌、水站简介牌和水站LOGO箱体,站房内部统一设置站点流域表征图、运维管理体系图、水站系统流程图等,着力把水站打造成墨水河流域生态环境监测文化的传播平台、公众参与和公众监督的重要媒介。
加强水环境治理,改善水环境质量,打造安全的饮水环境,让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是国家、省、市碧水保卫战的工作目标。为掌握全市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时预警潜在环境风险,评估水污染治理成效,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撑,青岛市“十四五”期间,将全市35条河流、19个水库纳入地表水人工监测范围,共设置66个监测断面,生态环境监测人员每月定期开展监测。在此基础上,全市在重点河流、水库安装水质自动监测站,时刻监测水环境质量。目前,共建设57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在线监测项目9项,科学、有效地建立起青岛市水生态环境监测 。
据了解,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22年“世界水日”主题为“Groundwater-Making the Invisible Visible”(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我国纪念2022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