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清淤用上了大家伙,据说它能“吃土”!

近日,下沙的朋友应该能在聚首河看到了一个大家伙,那就是刚安装好的河道常态化清淤设备,据说它能“吃土”。

聚首河位于四格排灌站以北,是钱塘江水入河的第一道口子,为开发区的引水河道。由于实施清水入城项目,水中沉淀下来的泥沙较多,导致聚首河淤积频繁。近几年四格排灌站配水量逐年增加,2018年配水量为1.2亿立方米以上,钱塘江水含沙量大,按照此配水量,大约6个月聚首河淤积就能达到0.8米左右,过水断面减少约40%,因此清淤势在必行。

此次聚首河进行常态化清淤,全长近1千米,清淤量约75000立方米,计划2020年完成。

由于传统清淤的淤泥处理方法有着诸多问题,如淤泥运输抛滴漏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淤泥的处置只能填埋既复杂又浪费等,因此,此次下沙区河道监管部门采用了隔膜板框压滤淤泥干化新技术,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这个“吃土设备”究竟是怎样工作呢?

河道清淤时,采用绞吸泵将河道的淤泥吸出,通过预埋在河道边的管道送至泥浆中转池。

泥浆中转池的泥浆被污泥泵输送至调理池,

在调理池中被加药絮凝。

随后泵入隔膜板框压滤机,压滤后泥饼外运,压滤水经处理达标后被排回河道。

隔膜板框压滤系统大大缩短清淤施工周期,同时又由于含水率低,减少了外运土方量,处理价格较常规相差不大,处理后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压滤后形成的泥饼,遇水不软化、不泥化、运输不漏撒,经过调理还可用于绿化种植、建设用土等资源化利用,是一种环保型清淤方式。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19年1月9日
下一篇 2019年1月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