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某小型污水处理厂为例,水土保持方案研究

水土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各种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水土保持工作也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但在工程建设中,由于工程施工和生产活动,往往会对水土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有些工业生产活动过程中,甚至会产生大量的废土、废渣,在造成环境 污染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因此,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在建设项目中显得非常重要。

一、企业的概况

某污水处理厂工程位于河北省某市南部的一个丘陵地带,污水处理建设规模为1万m3/d。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约9500m,总建筑面积2735m,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综合楼、门卫房、配电室、污泥处置单元及辅助用房等。总平面布置中,管理区与生产区功能分开,生产区相对集中设置,厂区设置道路环通,满足消防及运输要求,生产区设计道路宽6m,转弯半径9m,厂区绿化率35%,雨污分流,污水、污泥处理单元布置合理,配套给排水设施完善。

二、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及危害

1、预测内容、范围及时段

项目预测内容包括: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及植被的预测;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的预测;可能产生的弃渣量的预测;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量的预测;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预测。预测范围为整个项目建设区,本项目扰动土地面积为0.95hm2,水土流失预测面积为0.95hm2。项目属于建设类项目,工程施工期间,由于开挖、回填、场地平整等施工活动,使原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遭到了破坏,土壤抗蚀能力降低,在水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可能造成项目区水土流失的加剧,因此施工期是本次水土流失预测的重点。

2、预测方法及结果

根据项目区土壤侵蚀的背景资料和工程建设特点,项目区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水土流失预测采用规范推荐的经验公式进行计算,施工扰动后的土壤侵蚀模数根据类比工程对参数进行修正。经计算预测,得出以下结论:整个建设期可能土壤流失总量为62t,其中施工期扰动地表流失量为55t,自然恢复期可蚀性地表流失量7t,整个建设期可能产生的新增土壤流失量51t,其中施工期扰动地表新增土壤流失量47t,自然恢复期可蚀性地表新增流失量4t。

三、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及水保监测

1、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中提出的要求,结合本项目开发建设的实际情况,确定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的定性目标为预防、恢复、治理、改善。本项目为建设类项目,项目区地处伏牛山中条山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参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的要求,因此,本项目采用建设类一级防治标准,并结合工程等级及项目区降雨、土壤侵蚀强度、地形等情况,综合确定本工程防治区应达到的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值。

2、防治措施设计

(1)工程措施。工程措施主要有:表土剥离、排水工程和项目区绿化等。

(2)植物选择措施。运行期污水处理厂恶臭物质的主要成分是NH3和H2S,因此在植物选择时宜配置能吸收有害气体的草种,同时具备耐旱、耐寒、耐盐碱、树形优美、根蘖性强的生物学特性,在绿化、美化项目区环境的同时,达到水土保持的目的。推荐乔灌木种类主要 有大叶女贞、合欢、国 槐、紫薇、木槿、大叶黄杨等,修剪灌木和地被类植物主要有红叶石楠、瓜子黄杨、月季、高羊茅和白三叶草等。

(3)临时措施。临时措施主要有临时排水沟、临时沉沙池、临时覆盖等。施工期需开挖临时排水沟总长约600m,土方开挖108m3。临时沉沙池设计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沉沙池设计规范》(SL269-2001)的要求,参照已有项目周边已有沉沙池经验,按2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采用矩形砖砌结构,设计2座沉沙池,单座沉沙池挖方量2.9m3/座,单个沉沙池砌砖0.78m3/座,施工结 束后及时拆除。施工期间的临时覆盖采取密目防尘 ,覆盖面积约4000m2。

3、水保监测的范围、时段和内容水保监测范围为工程建设的防治责任范围,即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面积为1.03hm2。监 测 时段,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规程(试行)》(办水保[2015]139号)的要求,本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时段 为施工准备期(2018年4月)至设计水平年(2019年),划为监测准备、监测实施、监测总结三个阶段。监测内容主要包括扰动土地情况、取土弃土情况、水土流失情况、水土保持措施等。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20年8月20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2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