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衣服“引火上身”

寒冷的冬季,电加热器、电烤火炉成了南方很多居民冬季取暖的必备工具。但是,由此引发的火灾也随之进入高发期。据媒体 道,湖南长沙的梁先生就因为在家使用电烤火炉烤衣服引发火灾;江西一位3岁小女孩在木炭火炉旁取暖时睡着了。由于靠火炉太近,炉火引燃了棉外套的下摆,造成女孩深3度的烧伤。

据统计,我国每年由于衣物着火引起的伤害事件约750起,其中约80起是重大伤害,且大多发生在12岁以下的儿童身上。

中国纺织工业标准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章辉在介绍这些数据时,表情有些沉重:“过去人们对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如家居服、睡衣等服用纺织品,以及窗帘、帷幕等装饰用纺织品的阻燃功能关注较少。但近几年,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衣物易燃引起的火灾事故在国内外频频发生,使得人们对纺织与服装产品的阻燃性能越来越重视。”

对纺织品而言,燃烧性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质量指标。据介绍,纺织品的燃烧性能一般可用火焰蔓延速率、续燃时间、阻燃时间和损毁长度等指标来表征。一般来说,织物的火焰蔓延速率越小,续燃时间越短,在接触火源时其着火时间相对较慢,可以给人们争取反应时间摆脱火源对身体的烧伤,或避免火灾的发生。因此,纺织品的燃烧性能是影响人生安全的重要指标。阻燃性能则是指物质具有的或材料经处理后具有的明显推迟火焰蔓延的性质。

章辉等人曾著文解释,对于纺织与服装产品来说,决定其燃烧性能的主要有材料、织物组织结构、设计等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材质方面,日常使用的家居服、睡衣等服用纺织品,以及窗帘、帷幕等装饰用纺织品都是采用易燃的棉质或合成纤维材料制成;其次织物组织结构,如一些冬季家居服为了到达一定的保暖效果,会使用一些绒面织物,这些绒面织物表面的绒毛很容易被点燃并把火蔓延开来;三是设计方面,有些睡衣考虑到舒适性会设计得比较宽松,走动时摆幅比较大,容易靠近火源而被点燃。

与国内缺乏一般服用和装饰用的纺织品燃烧性能安全要求不同,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制定技术法规和标准对纺织品的阻燃性能提出要求时,不仅仅关注公共场所,对一般服用纺织品特别是儿童服饰也给予了极大关注。章辉说:“这与国外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国外冬季使用壁炉取暖,而儿童又喜欢穿着睡衣在壁炉边玩耍,更易因衣服着火引发火灾。所以,美国、欧盟对儿童睡衣阻燃性能的要求非常严格。”

不过,章辉强调,正是出于对儿童安全的关注,在今年发布、明年6月1日即将实施的《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标准中,特意加入了“燃烧性能”的要求。在该标准中,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的面料、里料、附件所用织物的燃烧性能都要符合“1级”的燃烧性能标准,但燃烧性能“仅考核产品的外层面料;羊毛、腈纶、改性腈纶、锦纶、丙纶和聚酯纤维的纯纺织物,以及由这些纤维混纺的织物不考核;单位面积质量大于90g/m2的织物不考核。”

可以说,这是目前我国对普通服饰考核燃烧性能的第一个标准。“这还是一个比较低的要求。我们建议将一般服用和装饰用的纺织品的燃烧性能安全要求也纳入相关的强制性标准中。”章辉说。

(中国质量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15年12月9日
下一篇 2015年12月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