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贞说,以前居民反映问题,往往需要层层转办,等他们接到信息时已过了时效,容易造成问题解决不及时。现在,居民通过联系“路长”反馈问题,解决起来更高效了。
在胡兆红看来,有了这些“路长”,家门口的居住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好。
乌鲁木齐市不断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创新探索“路长制”工作机制,推动城市道路“洁化”。
在南湖南路西社区,路长和巡路员每天都会在所管辖的7条主次干道上巡查,发现问题就随时整改,让每一条道路干净整洁有序。
王素贞说,“路长制”明晰了管理范围和内容,责任到人,同时也拓宽了居民反映问题的渠道,让城市精细化管理落实到“最后一米”。“市民可以通过打电话、发微信等方式,直接反映街面存在的市政设施、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各类问题。”
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据了解,乌鲁木齐市还将探索建立“群众参与”工作机制,通过拨打12345、12319热线、扫描“路长制”二维码等方法,将发现的公共设施破损、丢失等问题反馈上 ,真正发挥“路长制”在街道综合管理体制的联动作用,让城市精细化管理与服务效能大幅提升。
据悉,目前全市已经建立了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巷道路长实名制台账。
□继续阅读
“路长”谁来当?“路长”管什么?
根据《乌鲁木齐市城市精细化管理“路长制”工作实施方案》,乌鲁木齐市明确了城市四个等级道路“路长制”的组织体系,细化了各级路长工作职责和主要任务,建立督查考核制度。
市级负责城市快速路,由分管城市管理工作的市领导担任总路长,市城市管理局(行政执法局)主要领导担任副总路长,市城市管理局(行政执法局)机关县级领导担任路长。
各区(县)负责辖区城市主干道路,由区委书记担任总路长,区委分管领导担任副总路长,区(县)四套班子领导担任路长。
片区(乡镇)负责辖区次干道路,由党(工)委书记担任总路长,片区(乡镇)分管领导担任副总路长,片区(乡镇)班子成员担任路(段)长。
社区(村)负责支路(巷道),由党组织书记担任总路长,社区分管领导担任副总路长,社区班子成员担任路(段)长。路长”要负责对市政设施、施工围挡、环境卫生、绿化带、街面秩序、沿街立面、架空线缆、餐饮油烟、门前“三包”等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和落实。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