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通 表扬18名驻村工作队员

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是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和重大举措。驻村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广大驻村干部扎根基层、深入农户,认真履行“六大队”“六大员”职责,发挥各自优势拓展丰富内涵,与村“两委”班子和广大村民打成一片,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主战场,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实践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业绩突出、事迹感人的驻村干部。为了激励先进、激发斗志,进一步营造积极向上的驻村帮扶工作氛围,市帮扶领导小组决定,对帮扶工作表现突出的驻村工作队员分批进行通 表扬。经县区推荐,决定第二批对张慧、王万任、苏强、王朝林、孙玉伟、靳涛、王驰、金源鹏、马宝林、何海龙、罗飞、宋全红、张志坚、李姝霖、李昊、孙伟、刘小平、刘殿宝等18名驻村帮扶干部进行通 表扬。

希望受到表扬的同志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再创工作佳绩。希望全市广大驻村帮扶干部向受表扬的同志学习,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沉下去和老百姓一块苦、一块干,把驻村帮扶工作往深里做、往实处抓,全力以赴、保质保量落实好驻村帮扶职责任务,为全市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表现突出的驻村帮扶干部简要事迹

陇南市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

2020年7月15日

1.张慧,女,市直机关工委派驻武都区黄坪镇黄坪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驻村以来,认真履职尽责,与镇村干部一道为黄坪村的脱贫致富谋思路、想办法。疫情期间,在带领干部群众抓疫情防控的同时,组织村民不误农时、开展春耕生产;积极动员劳务输转,抢抓“青岛—陇南”东西劳务协作机遇,输转务工人员166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2名。协调相关企业落实资金30万元,引进发展康县太平鸡养殖产业;组织群众栽植订单辣椒88亩,引进试种山东青岛奶油草莓甜宝品种2000株,亲力亲为全程技术指导;积极与陇南利和萃取公司衔接,洽谈黄坪黄芪萃取加工项目。争取中国文联资助,安装太阳能路灯85盏。在“陇南市武都区首届美食文化旅游节”上,代表黄坪镇向外展示推介黄坪特产,黄坪镇农特产品体验展区荣获“电商扶贫优秀组织”一等奖,张慧获“最佳 络带货”人气奖和“电商 络直播带货”二等奖。

2.王万任,男,省发改委派驻宕昌县南阳镇朱山沟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2019年9月开始驻村,遍访全村农户,结合村情民意,与乡村干部一道谋划制定了整村脱贫计划。积极争取各方落实项目资金,修建饮水工程3处、通社道路4.5公里、河堤520米、健身广场1处,整治河道3处,安装太阳能路灯20盏,为全村群众配备节能炉143个和太阳能热水器143个。协调争取有关部门和企业,为村上贫困学生捐资1万元、捐助有机化肥3.75吨。积极联系中组部、团中央第二十批博士服务团开展健康扶贫义诊活动,并捐赠爱心图书200册。通过朋友同事帮助群众销售蜂蜜80斤,协调省上医院为村上2名转院患者及时提供治疗,积极联系民政部门为2户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户申请办理了低保、为1户有困难的群众申请办理了临时救助,成功化解了2户家庭矛盾。

3.苏强,男,宕昌县交警大队派驻沙湾镇杨何家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杨何家村群众居住分散,宣传政策、传达通知有关事项费时费力,协调争取有关单位安装广播一套。汇 争取帮扶单位筹措落实资金,修建村公厕一座,购买水泥40吨加固维修了村道滑坡路段。争取有关部门落实产业发展资金10万元,支持村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建立了脱贫带贫机制。在实施危旧房改造项目中,积极汇 帮扶单位支持,为村上3户因自筹资金难而积极性不高的群众分别补助5000元,确保全村按时全面完成了危旧房改造任务。协调县残联到村为残疾群众办理残疾证24本,积极争取配发助听器3个、轮椅5辆、拐杖16把。疫情发生后,群众外出务工有疑虑,逐户宣传务工政策和疫情防控知识,动员村上有务工意愿的225人外出务工。

5.孙玉伟,男,中建集团派驻康县岸门口镇张家河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多次赴北京向帮扶单位汇 帮扶村情况和群众发展意愿诉求,争取落实帮扶资金60多万元,帮助村上注册成立了康县陇原情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进社入户动员组织群众流转闲置土地,邀请农技人员到村开展培训指导,建成了食用菌生产和养猪基地,发展香菇和木耳4万多袋、养殖生猪300多头。汇 争取帮扶单位落实资金 15万元,建成了张家河村农副产品生产包装扶贫加工车间,带动20户贫困户稳定脱贫。联系专业人员设计了农特产品包装,帮助注册了“两只小蜜蜂”“脱贫励志小香菇””乡村振兴小木耳”等产品商标。指导帮助村上开设了淘宝 店,开展 上销售农特产品,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0多万元。张家河村是传统的中蜂养殖村,年产蜂蜜1000多斤,但长期以来销路不畅,在孙玉伟的帮助指导下,通过开展加工包装、品牌打造和 上销售,问题彻底得到解决,村民的蜂蜜再也不愁卖了,村民们发自内心地称他为“蜜蜂书记”。

6.靳涛,男,康县农机局派驻康县太石乡董湾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扎根农村,深入群众,解难事、办实事。组织带领村干部、能人大户到两当、宕昌等地考察特色农业,帮助村上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带领76户群众发展核桃、花椒及中药材等产业,栽植花椒200多亩、种植中药材80多亩,对8500多株核桃树全面实施综合管理,群众户均增收1200多元。汇 争取帮扶单位落实产业发展资金10万元,配备动力喷雾器1台、动力锄草机2台。带领村干部多次到县上相关部门汇 争取,落实项目资金280万元,硬化村产业路4公里,解决了农业生产机械应用难、成本高等方面问题。经常性入户看望、慰问、帮助弱势群体,为特困供养户买菜、理发及购买生活用品,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大力宣传政策法规和健康卫生知识,引导群众改变落后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及时了解掌握并化解邻里纠纷、施工占地等各种矛盾。

7.王驰,男,国 陇南供电公司派驻成县宋坪乡房河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长短结合,帮助群众培育发展增收致富产业,汇 申请帮扶单位落实资金11万元,指导群众栽植花椒326亩;考虑到花椒从栽植到挂果需要几年时间、见效慢,又申请帮扶单位落实资金32万元,帮助指导村上发展大棚蔬菜。积极汇 争取,发挥行业优势,为上村35户养殖户通上动力电,降低了饲养成本。入户时了解到一贫困户的孩子身患血友病,积极组织水滴筹平台和单位职工朋友圈募捐,共收到爱心捐款2.3万余元。利用微信、各种聚会活动等渠道大力宣传推介帮扶村农特产品,通过同事、朋友的大力帮助,为群众销售了价值6.9万多元的土鸡、土鸡蛋、猪肉等产品。

8.金源鹏,男,省司法厅派驻成县鸡峰镇南山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亲自参与起草章程、争取项目资金、指导规范融资、审查土地流转协议等工作,帮助村上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蔬菜大棚18座,带动30多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多元。逐户宣传引导,组织带领群众发展订单万寿菊266.5亩。村上有9名外出务工人员工资被拖欠,最长的4年多,他多次到兰州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通过法律途径,全额追回了拖欠工资。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主动担任免费法律顾问,坚持每月开展1次法治讲堂,并经常性入户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调处矛盾纠纷8起。为村内6名贫困大学生争取有关单位组织捐助资金1.2万元;汇 争取帮扶单位为村小学师生捐赠了价值1万元的学习用品、保暖衣物和防疫物品,为村委会捐助电脑和打印机5台。

9.马宝林,男,徽县中医院派驻徽县柳林镇姚庄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充分发挥单位职能优势,全面排摸并及时掌握村上群众健康状况,汇 帮扶单位有针对性地定期、不定期选派医生开展义诊,对一些患有腰腿、颈椎等慢性病的群众,坚持给予15天一疗程的针灸治疗。利用入户走访的机会,为村民测量血压,对患病需住院治疗的村民,及时联系医院,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2019年秋村上订单辣椒采收缺少人力时,积极汇 帮扶单位支持,组织60多人次帮助种植户采摘辣椒。动员单位同事、亲戚朋友购买群众蜂蜜300多斤。汇 帮扶单位落实资金5万元,维修了观音社吊桥,修建公共厕所1座。多方争取落实资金,购买鸡苗和种子种苗,帮助指导边缘户和监测户发展养鸡和中药材。

10.何海龙,男,甘肃省机电学院派驻徽县高桥镇郭台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努力克服家中父母患有慢性病没人照顾、孩子上学没人接送等困难,严格落实驻村制度,每月吃住在村开展帮扶工作23天以上。积极开展消费扶贫,借助微信、快手平台帮助养殖户销售蜂蜜80多斤,积极汇 单位采购帮扶村群众蜂蜜1200斤。疫情期间,在驻村工作队驻地为村上在家无人看管的学生辅导作业。争取帮扶单位筹措落实资金60多万元,为村党群服务中心购置了电脑和打印机,购买安装太阳能路灯35盏,修建漫水桥1座、文化广场1处。经常与村民一起劳动,与群众打成了一片。

11.罗飞,男,徽县烟草专卖局派驻栗川镇石沟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作为第一书记,将建强基层组织作为首要任务,针对村党组织生活开展不正常、各类制度建设落实不力的情况,多次邀请县委党校教师对村上党员进行培训,邀请律师开展了“法律进村”活动,组织制定完善各项村级制度,并带头抓落实。把培育增收产业作为帮扶重点,发挥技术和行业优势,从育苗、移栽、田间管理到烘烤,手把手指导帮助25户群众发展烤烟 640亩,户均毛收入12万元;帮助指导有意愿群众发展生猪养殖300多头,带领群众发展香菇、羊肚菌种植大棚11个,组织引导群众发展订单辣椒16亩。牵头组织帮扶村周边4个村的第一书记外出考察致富产业,经常性邀请组织邻近村帮扶队员交流讨论驻村帮扶工作。多次汇 协调栗川镇和银杏树镇,促成打通了栗川镇石沟村和银杏树镇马山社2.5公里断头路。协调有关部门为帮扶村捐助了2000多元的防疫物资,自己为村上贫困学生捐助了2千元。

12.宋全红,男,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派驻两当县张家乡张家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帮助组建了黑河土蜂养殖合作社,指导建立了“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汇 争取帮扶单位为合作社落实资金3万多元、购置蜂箱200套。借助微信、快手等媒介宣传推介农特产品,并积极联系动员同事、亲戚朋友购买群众的农特产品,先后销售了价值9.5万余元的土蜂蜜、土鸡、花椒等产品。协调落实资金2.34万元,亲自规划设计、选择水源,带领干部群众修筑蓄水池、硬化取水道路,解决了村民冬季取水用水难题。协调有关单位捐助电脑40台,帮助指导张家学校建成了微机教室,并为张家学校学生购买发放爱心书包、文具等82套。协调落实资金9000元,为村上援建了“爱心衣橱”,各方倡议募捐衣物2000多件。利用村活动室,开办“暑期学生作业辅导班”。疫情防控期间,与干部群众一道排摸登记情况、值班防控疫情,汇 争取帮扶单位落实资金3万多元,托熟人联系化肥供货商和运输车辆,为村民购置化肥230袋。

14.李姝霖,女,西和县县委组织部派驻姜席镇姜川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真心解决帮扶村特殊人员的实际困难,争取县城东美理发店支持,坚持每月组织理发师到姜川村为五保户、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免费理一次发;跑县城家电、日用品相关商店超市寻求赞助,为村上争取捐赠了2台洗衣机和相关洗浴设施用品,并带领帮扶干部和村妇女干部,定期为五保户、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清洗衣物、床单被套等;驾车送村上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到县医院进行残疾鉴定,申请办理残疾证书。村上一贫困户30岁的女儿患有精神疾病,经多方了解得知,该女病因主要是由于家庭困难、初中上了一年多后就辍学、没能继续上学的“心病”,现在还时时刻刻想着上学;情况掌握后,立即与有关机构联系咨询,并争取赠送了心理疏导相关书籍,联系村小学教师经常性地到家里进行心理疏导,经过一年多的共同努力,病情已经好转,在村办合作社务工。驻村付出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好评,已成为村内家喻户晓的“贴心人”。

15.李昊,男,兰州市城关区雁滩区域综合管理办派驻西和县兴隆镇磨石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想办法、找销路,帮助解决蜂蜜销售难题,与村养蜂合作社负责人共同设计了蜂产品包装,将塑料瓶装换成了玻璃包装,并印有产地信息二维码及使用说明,提升了产品档次;与兰州市有关超市及饭店对接、采用快手直播和微信等宣传推介、发动亲戚朋友及同事购买等多种形式,帮助村合作社及农户销售蜂蜜500多斤。组织举办了磨石村首届“共建文明乡风、助力脱贫攻坚”文明户表彰大会,争取社会爱心人士及企业捐赠了价值20多万元的物资,对“致富带头人”“优秀妇女(含好儿媳)”“好公婆”“家庭和睦”“重视教育”“庭院整齐”等13类85户进行表彰奖励。自费为村上20名学生购买了保温水杯和书包。工作之余,主动帮助村民干农活,夏收时为村民捆扎搬运小麦,秋冬帮助采挖中药材半夏,遇到下雨抢收搬运晾晒物品。

18.刘殿宝,男,礼县政府办派驻雷坝镇郭陈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队队长。通过 络自学、请教专家等方式学习栽植管护技术,指导帮助群众利用山间坡地、房前屋后等闲置土地栽植乌龙头240亩,并争取有关部门为栽植户发放有机肥12吨、地膜2吨,配发机动喷雾器1台。积极申请安排项目资金,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帮助引进栽植“大红袍”等优良品种花椒759亩。疫情发生后,大年初一赶到村上,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复工复产期间,逐户逐人摸底务工情况、宣传务工政策和疫情防控形势知识,鼓励引导村民消除顾虑、外出务工;对无就业门路的,积极联系县内用工单位,与礼县恒鑫印刷包装公司签订了就业培训协议,全村输转劳动力202人,其中县内就业130人次。积极参加拆危治乱和人居环境治理行动,逐户动员群众,并与乡村干部和群众一道拆除危房、清除垃圾、美化环境,多方联系争取社会捐助资金8万元,打造小景点3处、绿化带600米。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20年7月9日
下一篇 2020年7月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