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1月1日午后开始,北京地区经历了一次PM2.5浓度迅速攀升的过程,目前(11月2日15时)PM2.5小时浓度已达到134微克/立方米,1日河南和河北南部等城市PM2.5浓度率先升高,2日污染主要聚集在京津冀中南部地区,并开始叠加局地污染排放。预计北京污染程度还将进一步加重,2日夜间至3日预计达到重度污染水平。

污染过程演变

11月1日午后开始,在高压后部作用下,北京市PM2.5浓度开始逐渐攀升: 1日17时达到3级轻度污染;维持21小时后,2日14时达到4级中度污染并持续至今。从区域范围看,1日,河南和河北南部等城市PM2.5浓度率先升高,相继达到轻、中度污染水平,随后,在西南风作用下,污染物向下风向传输并逐渐在太行山前堆积,2日,污染主要聚集在京津冀中南部地区,并开始叠加局地污染排放。预计北京污染程度还将进一步加重,2日夜间至3日预计达到重度污染水平。

图1 京津冀部分地区PM2.5浓度图

气象条件分析

11月2日08时,北京地区500hPa上空处于高空槽前脊后,此时易引导地面在一定时间后形成低压,表明高空形势有利于污染物的辐合(聚集);2日08时-14时,北京地区地面处于高压边缘,辐散能力较差,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利用CMAQ-ISAM模型进行模拟,得到11月1-2日PM2.5传输结果如上图所示。该时间段内,PM2.5浓度逐渐攀升至中度污染水平。自2日白天起,来自保定的贡献开始减少,来自河南和山东方向的传输贡献突然增加,并有逐渐上升趋势,同时北京市本地源贡献在该过程中逐渐减少,其余各临近区域均有一定贡献。这表明截至目前(11月2日15时),本次污染过程主要是先受到短距离西南输送通道影响,后转为受中长距离西南输送通道影响而导致的。

图2 区域贡献模拟结果

防护提示

本次污染过程,首要污染物为PM2.5,望广大市民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出行,出行在外请注意佩戴口罩、帽子等,进入室内后及时清洗口鼻、头发与其他暴露在外的部位。

同时,扩散条件预计在周日夜间转好,周日夜间预计空气质量将转好,请广大市民出行游玩时注意安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18年11月1日
下一篇 2018年11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