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降温全攻略!0元起有效降低笔记本温度和风扇噪音

创作声明:纯个人主观体验,无任何充值,请放心观看

前言

笔记本是一个高度集成的系统,在小小的体积内集成CPU、内存、主板、硬盘、GPU(独显本)、 卡、显示屏、键盘和电池等,由于笔记本的尺寸比较紧凑,硬件的散热空间就很小,某些笔记本的键盘和掌托温度过高,甚至被戏称为“烤熊掌”。

我的戴尔latitude7390笔记本就是很典型的一款散热捉急的笔记本,它使用小小的单风扇、细长热管散热系统压制当时性能不俗的4核8线程处理器,它原配的建兴固态发热明显,它的笔记本隔热做的也并不好,高负载时温度和风扇双双起飞。

在驯服它的过程中,我积累了许多经验,去年和大家聊过我为此付出的艰辛

今年我新购入联想拯救者R9000P,体验蛮好,感慨颇多,于是我前些日子写了一篇文章和大家一起盘点了下散热优异的笔记本。

我把过往的经验和 友的经验简单做了些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方法可以分为两种思路:

  • 降低发热:设置省电模式、限制睿频、对CPU降压、更换低发热固态硬盘
  • 增强散热:增强导热、垫高笔记本、保养改装散热系统
  • 散热那点事

    19世纪,有一个叫傅里叶(Fourier)的法国人告诉我们,要想笔记本散热强要么更换导热性能更好的材料,要么增大笔记本和环境的温差或者交换面积;

    同样是19世纪,一个叫詹姆斯的美国人告诉我们,要想笔记本散热强,找个风扇直接对着吹也行,下图这风扇就算了,容易把人吹没。

  • 风扇数量、大小:双风扇一般比单风扇牛皮,大风扇一般比小风扇牛皮
  • 热管数量、长度和管径:热管多比少了好,热管短粗比长又细强
  • 进出风口数和散热空间:进出口处无遮挡最好,散热空间大了好(笔记本尺寸大、厚散热更好)
  • 笔记本的发热主要是以下三个部件:

  • CPU:游戏本的CPU功耗可达80w,轻薄本的CPU功耗可达45w
  • GPU:RTX系列性能级独显的满血功耗大都在100w以上
  • 固态硬盘:一般来说,高性能意味着高温度
  • 很好,道理咱们现在都懂了,但是笔记本散热不够好怎么办?别慌,我简单整理了一下笔记本散热方法,最低仅需0元,轻松改善散热体验;方法多样而且有效,丰俭由人。

    垫高笔记本

    垫高笔记本的思路很简单:

  • 减少对进出风口的遮挡使空气流通顺畅
  • 减少笔记本下方的热量堆积从而使进风温度更低
  • 简约版:四个瓶盖散热大法

    0成本!效果立竿见影!

    这也许是最简单、最实用、成本最低、见效最快的方法了。

    只需要四个瓶盖,在笔记本的四个角处支撑起笔记本来,就可以智商占领高地、温度down down!

    嫌弃瓶盖不稳定容易打滑的可以考虑弄几个吸盘或者增高脚垫,改善散热的同时保持稳定性,价格也不贵,几块钱一套,还包邮

    注意:此方法对于D面进风和屏轴出风设计的笔记本效果明显,但是对于侧面进出风设计的笔记本效果了了。

    进阶版:烧烤架、笔记本支架

    我之前有看到过老哥用鞋架、烧烤架的,我拿不太准多少钱,不过绝对不用超过20块钱

    至于夏老哥推荐的橡皮,我不很推荐,它并不比吸盘便宜多少而且热融化了后会在塑料底壳上留下很恶心的痕迹

    为美观计,我们可以选择个正儿八经的笔记本支架(好像也么有不正经的……)

    选购的时候要注意选购框架式的,不要笔记本的遮挡进出风口,这玩意便宜的30块钱就能买到金属骨架的了,不过买的时候最好注意要带有硅胶防滑条的

    也有笔记本厂商推出散热架,比如联想拯救者的,搭配笔记本一起出售的套餐往往更容易抢购一点也稍微比单买便宜点,看样图做工质感都还行

    外接笔记本用的还可以使用立式支架,节约桌面空间而且对于底部进出风的笔记本散热效果还成,支架材质有金属的也有木质的,看自己喜好和预算选就行,注意选个稳重点的

    支架效果怎么样呢,借用联想拯救者官方数据:

    注意:

  • 选购的支架切记不要遮挡进风口
  • 选购的支架一定要比较稳当,免得打个字还晃
  • 立式支架要选择稳、重的
  • 旗舰版:风扇底座

    我们知道热乎乎的水啊饭啊的用风扇吹吹可以降温,其实是空气流动加快使得吹过的地方空气始终凉爽,从而使热交换加快。

    那么我们自然可以使用送风的方式改善笔记本散热体验,于是就有了风扇底座这么个东西:使用USB供电、往往有至少两个风扇,还可以垫高笔记本,品牌风扇底座几十块钱也买得到

    贵点、功能丰富些的可以做的很酷炫,跑马灯、液晶屏小case,风量调节、风扇组合随心控制,这种百来块也足以买到了

    注意:

  • 风扇散热底座可能带来额外噪音和光污染
  • 一般使用USB 供电
  • 骨灰版:拆下后盖直吹

    前面说到,笔记本内部的散热空间大了好,这个散热空间大了,也就放的下更大的散热系统,也就可以减少热量堆积使得CPU和核显核心热量更快释放。

    既然后盖限制了热量释放,去掉它直吹不好吗?

    知乎老哥侯八宝表示拆掉后盖、用小风扇对着吹可以直接降低显卡温度10度

    我使用latitude7390亲测只是裸奔的时候并没有这么好的效果,因此这个方式除了拆后盖,另一个要点是额外送风。

    注意:

  • 主板集成度高注意支撑时避免短路
  • 后盖别弄丢了
  • 增强导热

    更换硅脂

    成本:20+工时

    硅脂是一种消耗品,它在散热器和核心之间起到连接和导热作用,使用时间长了之后硅脂会干掉,导致导热性能减弱。多长时间一换这个事看自己,选个好点的硅脂,两年一换没问题;勤于动手的话,清灰时候顺手换了也挺好。

    热门的硅脂有信越7921、arctic MX-4、利民TF-8和暴力熊,信越稍微便宜点,TB上10块钱就差不多了

    另外几个稍微贵点,性能更强一些,大约30块钱一小只

    注意:

  • 硅脂应该为0导电
  • 硅脂导电系数要高
  • 使用液态金属散热的笔记本电脑不要自行维护,比如华硕ROG游戏本
  • 加装导热硅脂片

    如果你的笔记本后盖是金属的,恭喜你,可以通过硅脂导热垫将元件的热量传导到后盖上,从而使用那一大块金属板散热

    .这个导热垫贵不贵的看自己怎么贴,它是按照面积算钱的,一个4cm*8cm的导热片大概15块钱

    注意:

  • 贴上这个后,后盖会很烫,因此几乎不能再放于腿上使用,以免烫伤
  • 金属后盖效果明显,塑料后盖意义不大
  • 保养改装散热系统

    清灰

    笔记本散热依靠热管将热量传导,依靠风扇抽风并排出来带走热量,因此使用时间一长、环境灰尘较多,在风扇叶片和散热鳍片上将会积存大量的灰尘,影响空气流通从而影响散热

    可以准备个刷子来简单刷一刷,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刷完之后感觉风扇都更安静了点,这套玩意价格也不贵,TB上一二十块钱就可以买一套家伙

    改散热、上水冷

    前面不是说到散热铜管越多散热能力越强吗,如果你嫌弃原本的笔记本散热通过太少,那么万能的TB上也许有你要的东西,看下方这热管数量、这均热板,牛不牛皮吧

    如果这已经不能满足你的话,还可以上水冷,目前高端游戏本上厂商已经给配备了水冷系统,普通笔记本也可以自己DIY来进行改造,这一套不比台式机上的普通水冷散热器便宜

    但是这个东西它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很明显的它牺牲了便携和稳定性,水冷液的循环也需要外置组件,因此我并不建议大家自行上水。

    也有老哥想办法在笔记本下方和键盘面添加水冷袋,对于金属C面和D面的笔记本有些效果,不过这东西其实就是个塑料袋,很多人也就是加点水用,它很便宜,但是不要抱太高期望。

    注意:

  • 除非必要,不建议修改散热器模组
  • 除非资深老鸟、折腾爱好者,不建议笔记本DIY上水冷系统
  • 降低发热

    要想散热体验好,除了增强散热这一外功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降低发热量,市面上其实有一些无风扇设计的笔记本和台式机,笔记本中目前做的最成功的大概是Apple 的MacBook air M1了,其超高的能耗比、很低的功耗使得它只依靠金属机身散热就能不错。

    下图上为满载时表面温度,下为空载时表面温度。

    但是想来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是使用的windows系统 + intel/amd X86架构处理器的笔记本,苹果笔记本电脑上ARM架构那一套并不适用,因此我们需要使用别的方法。

    设置省电模式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系统自带的电源管理功能切换电源模式,我们可以在【控制面板】——【硬件和声音】——【电源选项】中切换到【节能】模式上来

    但是我发现【节能】模式还是会有轻度睿频,只是不如【平衡】、【高性能】模式性能调教那么激进

    如果对于性能的要求不是那么的全天候无间隔,那么可以考虑限制处理器电源计划来限制睿频,降低功耗从而降低发热量。

    首先打开【电源选项】,点击左侧栏目的【创建电源计划】,可见如下界面,在【计划名称】栏内输入名称

    点击【下一步】按钮设置显示设置

    点击【创建】按钮回到电源计划页面

    点击刚创建的电源计划后对应的【更改计划设置】,找到【处理器电源管理】——>【最大处理器状态】——>【使用电池】、【接通电源】都设置为【99%】,我还把系统散热方式设置为了【被动】以降低风扇噪音

    设置完成后,可以

    在桌面右下角任务栏的电池图标上右键,打开如下菜单后点击【Windows移动中心】

    打开如下界面,在电池状态这一栏即可快速切换

    这样设置后,即便是目前已经out了的8代i5低电压处理器,Cinebench跑分显示它只有不限制时的1/3左右性能,日常上 、中轻度办公也是无压力的。

    降电压

    很多人大概听说过降电压、超频,它在很多台式机主板上可以进行设置,在笔记本上则需要依赖处理器厂商提供的软件,Intel的处理器使用Intel extreme utility,它可以破解功耗墙和温度墙,也可以使用它进行降压,从而降低功耗和温度。

    我并不建议如此操作,一来调校合适的降压看处理器体质,需要一点点进行测试,这个过程很枯燥;二来,降压可能导致长时间高负载时不稳定,降不了多少就跑不完Cinebench崩溃了。

    可能Intel也是考虑到这一点,在普通低电压处理器上封锁了降压的地方。

    如果依然打算尝试一下,可以找个老版本的XTU,自己一点点探索Core Voltage Offset核心电压补偿的合理数值就行,有老哥说降个0.15v没问题,我建议最多降个0.1v(100mv)差不多得了。

    降压设置完成后要去跑Stress Test(压力测试),勾选CPU Stress Test跑个十分钟什么的看看,没有死机重启的话再接着降压就行。

    我当初参考的是贴吧老哥的文章,站内也有不少朋友已经搞上了

    更换更低温度固态

    没错,换一个更低温度的固态。

    轻薄本受限于小巧的体积,对于低功耗固态硬盘的需求更是坚实。

    我戴尔latitude7390原配的建兴 nvme ssd的发热感人,大量写入时常有烤熊掌的感觉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21年8月22日
    下一篇 2021年8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