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噪音无处不在!
对于车水马龙的闹市街头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然而居民区的噪音却把我们困扰得筋疲力尽。
现在每天打开头条都能看到大量关于倾诉邻里关系,噪音困扰的问题的。
比如弹钢琴的声音,狗叫声,最多的就是小孩子跑跳,砸玩具的声音。
邻居大娘就说楼上两个熊孩子,经常从沙发上往下蹦,腾腾腾的跑,吓得她心突突突的跳,尤其是晚上十点钟,她睡着了,小孩子把她吓醒(不过这两个孩子是老太太外孙,一个月才来两三次)如果天天在这里估计更是另一番天地了。
小孩子在家里跑,跳上跳下,扔东西,砸玩具是最让人头痛的事,白天还好忍受,如果晚上过了十点钟还不睡,还蹦上跳下的不要有心脏病的老人,就是健康的年轻人久而久之也会神经衰弱。
确实现在的楼房隔音不好,而且基本也不会隔音太好,因为每一面墙都与邻居共用,我家的地面楼下的棚,楼上的地面我家的棚,我家客厅的墙邻居卧室的,我家卧室邻居客厅的,基本都是这样,我们楼房里的居民都被困在水泥格子中。
所以每一家有活动,其他人家都能感受到,但是正常的生活的声音,我们通常不会被困扰,因为我们就生活在充满噪音的闹市之中。
但是如果有人家装修,那电锯声,电钻声,打砸墙面拆窗户发出的声音都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所以居民楼里装修都有时间限制,装修结束噪音消失。我们也都可以从心理上接受,也能忍受。
我们忍受不了主要就是休息时间来自各个墙面地面的直接敲击声,比如晚上九十点钟以后楼上孩子扔东西,高跟鞋走路踩踏地面,孩子穿着硬底鞋跑跳,楼上拉桌子拽椅子摩擦地面的声音,来自隔壁的敲击墙面的声音,不过人们通常不会敲击墙面,所以噪音基本来自楼上地面。
那么楼上的桌子椅子你搬动时拿起来,不摩擦地面,做不到吗?锻炼自己的身体,和谐楼下的关系。
还有就是楼上的孩子跑跳的问题。我想问问那些总认为孩子跑跳正常的家长:孩子在幼儿园在学校里,老师是否教导他们轻轻地走路,不要跑不要跳,不准大声喧哗,搬动物品轻拿轻放……学校在努力地提升素质教育,可孩子回到家里呢?好比脱缰的野马,动物园里跑出来的困兽,无拘无束,家长还觉得孩子小一切做得都有理,那么我们国家倡导的素质教育何时实现?学校里的一切努力是不是都将付之东流?
有哲人说过:“有德有才是人才,有才无德是祸害”,可见培养人才品德最重要。那么一个有品德的人一定是多为对方考虑的人,像共产党员一样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而不是我行我素,我家房子我孩子想啥时候蹦啥时候蹦,想啥时候跑,啥时候睡,我们自己说了算,这种想法你本身比孩子更需要提高素质。
性格决定命运,习惯决定性格,那么习惯就决定了命运。
我们都看过一个新闻,一个楼上的男人有恃无恐的制造噪音,楼下让他注意点,他却变本加厉,楼下小伙再次来商谈引来屋内三名女士的嘲弄,结果四人都成了刀下鬼,执拗自私的个性害死了他们自己。
住在人家楼上一定要多考虑楼下的感受。
尤其现在疫情期间,很多城市多居家办公,居家隔离,工资变少,焦虑烦躁。
那么有小孩子的多培养他阅读的习惯,或者让他们多画画,练习书法,做做手工,不比乱跑乱跳又扰民好得多吗?
我们楼房室内就是居所,不是体育馆跑马场,孩子有运动需求,就去外面广场玩,在家就要把学校的“规矩”发扬光大,拿东西轻拿轻放,不大声喧哗,步从容立端正。
素质教育从娃娃抓起,从你我做起。
和谐社会从邻里和谐开始。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硝烟的和平的国度,我们应该无比庆幸知足。应该感恩伟大的祖国,应该有广阔的胸襟,应该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不为他人考虑,就为你晚年的自己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