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语音垃圾分类系统、“玉兔”扫地机器人……12月29日下午,南京市江北新区2021年科技教育年会在江北新区高新实验小学举行。此次年会上展示一大批学生的科技发明作品,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令人惊艳!会议同时表彰了一批江北新区优秀少年科学院、优秀科技辅导员。
AI语音垃圾分类系统、“玉兔”扫地机器人……
小学生科技发明实用又智能
航天博物馆、大棚种植的菜园??????高新实小在校园内设置多处参观点,学生的科技发明成果斐然。
江北新区高新实小三年级钱煌呈同学在科技集市展示他的智能垃圾分类车,这是一个通过AI智能语音助力垃圾分类系统,利用AI语音识别模块进行指令编程,实行语音指导和触发垃圾桶开启与关闭,推拉式电磁铁控制垃圾桶的开启和关闭,AI语音识别模块把语音指令转化为电信号。作品适用于垃圾分类的推广和试行,节约大量的现场指导人力和减少垃圾错分,更有利于垃圾分类。他说:“现在南京市在推广垃圾分类,但是有许多人做不到精准的垃圾分类,所以我就和科学老师一起,研究了这个作品。”
“这是我做的兔子样子的机器人,”五年级陈余萧介绍了他的作品“玉兔”扫地机器人,“红外线传感器是它的耳朵,手动传感器是它的眼睛,蜂鸣器是它的鼻子,LED灯是它的嘴巴,兔子前面两个轮子替换成小抹布。遇到障碍物后蜂鸣器鸣叫,LED灯变色,机器人会转弯避障。”
丰富多彩的创客课程
引领学生进入科学殿堂
南京市江北新区高新实验小学校长徐雪晶
“学校申 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儿童科技生活整体建构的行动研究》,拉开了我校探索科技特色教育实践的序幕。”南京市江北新区高新实验小学校长徐雪晶说,结合学校科技特色教育目标,学校确立了长出来的课程、活泼泼的学习、带得走的素养三大课程实践目标。六个年级根据学生身心及发展特点,分别制定了六个不同的课程主题,引领学生进入科学殿堂,帮助塑造完美人格,激励他们开拓进取,勇攀科学高峰。为了留住孩子们的好奇心,学校做了五大方面的探索:一是为学生创设“孩子气”的空间,二是组织开展高质量少年科学院活动,三是举行科技特色彰显的主题教育活动,四是参与丰富多样的科技赛事,五是以综合素质评价促科学品格锻造。
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副校长胡琳
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副校长胡琳表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未来教育的核心要素。学校构建了与时俱进的科学教育体系,每一个课程板块又分为若干的课程类型。比如科技+观察,在培育和观察学习中弄清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演进规律;科技+体验,体悟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提升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及处理能力;科技+创想,在创思中探索科技工程技术,拓宽面向未来世界的视野。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明发滨江分校副校长郑妍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明发滨江分校副校长郑妍介绍了学校利用区位优势,整合周边资源,打造的“江桥”文化。目前,学校已建成“江桥”创客资源教室,总面积约150平米。依托创客资源教室,利用开源硬件、人工智能设备等现代技术手段,并结合木工、金工等传统工艺着力打造以“桥”夺天工和“桥”思妙想为核心的创客项目。
精准发力
切实开发优质的科技课程
南京市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办主任张泽银
南京市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办主任张泽银说,今年教育部“双减”政策出台,“5+2”课后服务全面启动,这为科技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丰富的空间。如何精准发力,切实开发优质的科技课程,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打开全新的科技视野,是当前的工作重点。要通过丰富多彩又成系列的课程,培育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动手制作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批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合作研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艺术创作能力等。
南京市教育局一级调研员卢普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