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区巧答垃圾分类新课题 建设垃圾分类站台

“到北京转胡同,来扬州观巷子。”这是一句流行在旅行圈里的话。青砖黛瓦马头墙,街道巷陌纵横如 。在扬州数平方公里的老城区里,有500多条风情各异的巷子,展现着千年古城的人文韵味,也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因此,保证古街巷干净整洁的风貌,是老城区管理的重中之重。如何在老城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成为摆在广陵区面前的一道新课题。

为此,广陵区在老城区开通了“预约上门回收热线”,居民在家中将垃圾分好类,再通过微信或电话预约,工作人员便会上门回收垃圾。此外,广陵环卫办从2016年开始在全市率先开创垃圾分类站台模式,清理原先老城区内的垃圾池,并在原址设立垃圾分类站台,方便居民集中投放分类垃圾。据介绍,近三年来,广陵区共建设垃圾分类站台1621座。

“老城区巷子狭窄,为了便于摆放,分类垃圾桶容量都比较小。”缪卫昌说,再加上垃圾清运车进出老城区很不方便,因此只能靠环卫工人增加清运垃圾的次数。“同时,我们还在部分垃圾中转站内设立了垃圾分类二次分拣点。将清运工收集的可回收物在中转站内设置一个临时堆放点,每天有专业的清运队伍按时上门将每个分拣点的可回收物集中送往‘可回收垃圾分拣中心’进行统一处理。”

“环境影响人。垃圾分类工作的前端,在于居民的参与,只要给居民打造一个更加干净美丽的环境,就能带动居民们自发参与进来。”缪卫昌表示,无论是老城区还是新建小区,广陵区都注重用环境引导居民。

两年来,广陵区建成4个垃圾分类示范社区、10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和1个垃圾分类示范乡镇(湾头镇)。同时,开设了全市第一家24小时再生资源无人兑换超市,建立了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和大件垃圾分拣中心。未来,广陵区还将建设园林垃圾处置中心,建设垃圾分类教育示范基地,并对垃圾转运和处置进行市场化运作。

“今年,我们将在老城区垃圾分类工作中打造新亮点、新特色,摸索出一条适合老城区垃圾分类的道路,进一步解决老城区的垃圾分类问题。”缪卫昌说。

【关注头条号乐居买房,掌握购房好时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19年3月9日
下一篇 2019年3月1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