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工业“蝶变”进行时——新兴产业谱写发展新篇章

12月7日,周一,阴。天气预 显示,未来一周,泸州将是阴雨天气。泸州鑫阳钒钛钢铁有限公司项目现场负责人吴华振有些担忧:鑫阳钢铁重组整合和升级技改项目已接近尾声,主体工程将在今年底竣工,眼看胜利在望,千万不能因为下雨延误工期。

鑫阳钢铁重组整合和升级技改项目是我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十三五”以来,我市立足已有工业基础和产业发展趋势,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两手抓”,形成了以白酒、电子信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纺织和现代医药等为主导的现代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场工业“蝶变”正在泸州上演。

看技改

转型升级推动绿色发展

“目前,公司是泸州第一家使用这个设备的钢铁公司。”站在展板前,吴华振自豪地介绍着从世界三大知名冶金设备制造商之一“达涅利”引进的设备。升级技改后,公司将一改钢铁行业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印象,炼钢过程可实现废气超低排放,工业用水循环使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噪声污染低于限值等。

泸州鑫阳钢铁有限公司建设工地

鑫阳钢铁重组整合和升级技改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超过80亿元。吴华振认为,重组的意义不仅在于推动钢铁产能减量置换、重组整合、退城入园,更在于能够实现钢铁企业智能制造、绿色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以来,我市对现有钢铁、平板玻璃、水泥、制砖、建材、造纸、化工等行业落后产能情况进行全面摸排,统筹推进落后产能退出工作,并鼓励企业加大技改力度,改进工艺、新上设备,提高企业绿色发展水平。

在四川泸州川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技改同样在进行着。

川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电车间

看变化

新兴产业引来发展新机遇

作为中国天然气化工的发源地,泸州化工产业拥有一批在国内外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具备一定话语权的企业和产品。如:泸天化集团尿素及合成氨生产能力居全国第一;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甲基纤维素醚产能产销规模居全国第一、亚洲第二;硝化棉产销规模居世界第一;天华公司是1,4-丁二醇下游新型环保乳化剂“801”产品全国唯一的生产基地;中蓝国塑拥有我国第一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聚碳酸酯工业示范化装置……

北方天普纤维素有限公司

最近,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北方天普纤维素有限公司副经理李永峰正忙着和德国一公司谈新合作。有着“工业味精”之称的纤维素醚用途广泛,被应用于建材、医药、纺织日化、新能源材料、电子元件等诸多领域。

能够获得外国公司的青睐,李永峰解释说,不仅在于公司在行业内的口碑,更在于公司生产线进行了技术升级,提高了生产自动化和连续化水平,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提升产品质量,更好地满足了客户需求。

“如果能顺利达成合作,纤维素醚的出口占比将进一步扩大,对公司来说意义重大。”李永峰对纤维素醚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公司将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推动工艺技术进步,并催生新的市场需求,实现技术和产品结构升级,提高资产经营质量,并结合自身资源状况及资源配置能力,统筹规划能力建设,推动泸州产业高质量发展。”谭敏说。

看突破

医药产业成新经济增长点

药产业的重视,提供的相关配套设施以及产业政策对公司有很大吸引力,另一方面是四川省作为内陆省份,对高科技产业的迫切需求和公司达成了共识。”泸州步长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焦广冀道出公司落户泸州国家高新区医药产业园区的缘由。

四川泸州步长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十三五”期间,泸州立足于自身道地中药材及医疗卫生资源、精细化工产业基础等条件,将医药产业作为全市重点突破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医药产业在泸州悄然崛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按照省委关于“支持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支持泸州建设长江上游航运贸易中心和区域医药健康中心”等部署要求,当前,我市正加快建设区域医药健康中心。步长制药、科瑞德制药、众邦制药等重点企业的到来,无疑为泸州建设区域医药健康中心、发展现代医药产业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焦广冀介绍,步长制药一期项目主要用于生物技术药物的产业化生产,目前项目已进入工业设备的调试验证阶段,初步计划于明年进行试生产。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约20亿元,年利润约6亿元,年新增税收超3亿元。根据生产需求,预计新增300个就业岗位,可有效缓解地区就业压力。

该项目的实施,填补了泸县无重大工业项目的空白,将为泸州医药产业的快速崛起、医药园区建成100亿级生物医药制造基地注入强大动力。

步长制药蓄势待发,众邦制药5000吨/年金刚烷及衍生物建设项目也如火如荼。

四川众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场地

2014年,四川众邦制药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董事长王军说,公司发展几乎与“十三五”保持着一致的步调。眼下,即将进入“十四五”时期,公司的新规划也提上日程。众邦制药5000吨/年金刚烷及衍生物建设项目竣工在即,有政策支持、有市场需求、有技术护航,王军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回望“十三五”期间泸州工业发展,一个“新”字贯穿始终。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现代医药、航空航天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为泸州工业发展赋予了新的发展动力。

“蝶变”仍在继续。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产业规划须顺应新时代变化。

步入“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将成为我市工业发展主题,我市将坚持“培育新兴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注重质量与提高效益相结合、引进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做大增量与优化存量相结合、扶优扶强与共同推进相结合、坚持绿色发展与集约发展相结合”等原则,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微信号:“泸州日 ”、“lzrbwx”

微博:@泸州日

新闻热线3101142 服务热线 3100837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20年12月5日
下一篇 2020年12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