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3月28日《电视问政》聚焦的建筑工地夜间施工扰民问题,
南宁市生态环境局周密部署、主动出击,
持续强化建筑施工噪声污染专项整治,
切实维护市民群众良好的生活环境。
3月29日下午,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召开市区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部门联席会议,市工信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住建局、市行政审批局、市城市综合执法局、五象新区管委会等多部门共同讨论研究市区建筑施工噪声扰民联合执法整治工作。
会议分析总结了2021年1月市区建筑施工噪声扰民联合执法整治试点工作情况,部署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建筑施工噪声整治月活动,要求各部门各级以市区建筑施工噪声扰民投诉高发区域为重点,各司其责、联动协作、齐抓共管,统筹开展市区建筑施工噪声联合执法整治工作,切实解决“施工噪声扰民”问题,维护群众良好生活环境。一要精准发力,环环相扣落实联动措施,形成整治“连环”。通过强化执法前端信息推送,确保及时依法查处违法行为。二要综合惩戒,积极探索信用监管措施,实现整治“闭环”。通过实施综合惩戒,倒逼和引导合法施工、文明施工、有序施工,最大限度降低建筑施工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切实减少投诉量。三要联合检查,加强属地执法磨合,用好基层监管“ 格”。通过完善城区级执法联动机制,发挥属地 格化监管作用,推进建筑工地 格化监管横到边、纵到底。四要对症下药,帮扶工地破解难题,提升执法服务“温度”。通过帮扶工地打通运输“近道”、还市民“静道”,有效缓解工地夜间运输噪声扰民问题。
3月29日晚上,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黄海保带领生态环境执法人员,联合市住建局工作人员一同对青秀区建筑施工工地进行执法检查,全力查处未办理夜间施工证明擅自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未按规定向周边小区公示“夜间施工证明”、夜间施工过程中未按规范进行降噪等违规施工行为。多家市属媒体跟进 道。
在青秀区龙光君御华府楼盘施工工地上,环境执法人员质询该项目经理是否存在违规施工行为,是否有夜间施工许可证。该项目经理向环境执法人员承认前期曾有夜间违规施工,得知被电视问政曝光之后已停止夜间施工,并承诺今后严格遵守建筑施工噪声管理相关规定。
随后,环境执法人员在凤翔路查处一处违规施工工地。该工地项目为凤翔路农贸市场,曾被市民举 投诉噪声扰民,被发现时正在火热施工。环境执法人员责令立即停止施工,经查无夜间施工许可证。目前该项目正开展后续立案调查。
违规施工现场
环境执法人员依法查处,并责令停止施工
在检查翠竹实验学校施工工地时,该项目已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并向周边小区群众公示施工情况。
执法人员要求采取相关降噪措施,合理施工避免影响周边居民。
此外,市生态环境部门其他执法人员联合属地公安、城管、住建等部门工作人员,分别对西乡塘区、兴宁区、经开区、良庆区建筑施工工地进行执法检查。
对经开区建筑工地进行检查
对良庆区建筑工地进行检查
对西乡塘区建筑工地进行检查
对兴宁区建筑工地进行检查
据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黄海保介绍,今年1月份,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建筑施工噪声联合执法整治试点行动,经过联合整治,试点区域2021年1月建筑施工噪声投诉率比2020年12月下降30.6%。
整治建筑噪声,还静于民,任重道远。下一步,市生态环境部门将强化建筑施工噪声专项执法整治行动,深化与公安、城管、住建、工信、审批、市政园林等部门的协调联动,推进联合执法试点工作常态化,规范施工工地渣土挖运管理,加大监管查处力度,保持打击违法施工行为的高压态势,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提高满意度;推动《南宁市噪声污染防治条例》修订工作,通过立法加强部门间的配合联动,提高违法成本,逐步推动企业增强守法意识。
一审 | 刘 茜
二审 | 彭 威
连夜部署,雷霆行动!举一反三抓问政整改,市生态环境局迅速开展塑料回收行业专项执法检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