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和家属都应重视:中风急性期后就应展开康复治疗

对于急性脑中风患者而言,出院意味着漫长的康复治疗的新起点。早期规范的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重新适应生活,尽快参与日常活动。为了改变康复资源不足、患者和家属普遍不重视康复等现状,日前“德国金标准”卒中康复中心在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落户,中心专注于中风康复,同时也提供其他神经、心脏病和骨科等领域世界一流的康复治疗方案。

  德国模式被公认有效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证实,早期康复治疗可有效降低卒中(俗称脑中风)患者死亡率、减少致残率,帮助患者提升生活信心,重回正常生活甚至回归工作岗位。中风康复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对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案,同时能节约社会资源。

由于起步晚等原因,我国中风康复的发展相对滞后,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我国中风幸存者接受康复治疗的比例仅为11.5%,而美国为67%。

德国神经系统康复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先进康复治疗模式之一。德国卒中康复专家、勃林格殷格翰中国康复医学总监Paul Sch?nle教授介绍,德国的康复医学始于1884年,一百三十多年来,每一次科研进步都融入康复医学的发展中。在德国,绝大部分的中风幸存者在出院后会即刻接受中风康复治疗。各大康复中心都格外重视神经系统的早期规范康复治疗。大脑复杂功能的恢复是建立在多学科协作、跨学科护理的基础之上的,中风康复应具有适用性强、有效性高等特点,实现标准化、个性化,医疗质量可控。康复治疗的范围涵盖运动、认知、心理重构、失语以及吞咽障碍,直至胜任日常活动与工作等。德国康复指南根据患者严重程度来确定不同的康复阶段,设定从A至E的阶段模型,即从急性昏迷期直至回归家庭和工作。循证医学证明,通过有效的康复治疗,患者完全能够再次投入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早在2005年,德国36.5万名卒中康复者(约占康复总人数的45%)重新就业,而这一数字预计将在2020年达到41.7万。

  卒中康复需求亟待满足

我国每年有240万新发卒中,110万相关死亡,脑卒中发生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脑卒中患者幸存者中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0%重残。尽管近年来我国的康复事业已有发展,但仍无法满足如此庞大的患者群体以及对卒中康复的需求。大多数患者一旦度过急性期,出院后便陷入缺乏规范引导的茫然期,而此时正是展开康复治疗的理想契机。很多患者和家属不理解什么是康复、何时开始康复、康复究竟怎么做,仅停留于以药物为主导的被动治疗或者按摩推拿等。由于失去部分自理能力,患者容易产生消极抑郁等心理问题,形成不利于身心康复的恶性循环。

“德国金标准”卒中康复中心将采用德国黄金标准康复护理模式,引进德国先进的康复技术与管理经验,将会以恢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重点,以患者为中心,定制个性化治疗护理方案。除了医生与护士外,康复中心还有物理和职业理疗师、言语病理学家、神经心理学家、营养学家和社工组成的跨学科团队为患者进行服务,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与评估,并对卒中并发症进行相应的干预与治疗。

  夯实基层卒中诊治水平

脑卒中的危害在于能让患者在短时间内口歪眼斜,丧失语言,甚至瘫痪或致命。卒中不仅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每年更为社会造成高达400亿元人民币的经济负担。

基层医院的卒中诊治水平,直接决定了基层以及我国整体卒中防控能力和现状改善。做好卒中的基层防控工作已成为当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首要任务,也是当前慢病防控的核心工作之一。因此,以县级医院为起始,逐步搭建起中国基层医院卒中防治管理体系 ,是改善中国卒中防治现状的重要路径之一。

由中国卒中学会发起的“4C-中国卒中中心联盟基层医院训练营”项目已开展了将近两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董强教授介绍,今年该项目采用规范诊疗培训及进阶研讨会两种复合模式进行。通过规范诊疗培训模式陆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3场省级培训会,并邀请全国顶尖神经科专家深入到基层医院基地进行实地辅导和帮带互动,同时结合卒中学院APP线上开展12期空中课堂,采用多元化的培训形式,让基层医生更好地参与到卒中规范诊疗培训中,让患者在基层医院照样能得到有效准确的规范化诊治,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合力打造全程化卒中防控 络

由于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等特点,从流行病学角度看,只有一级预防才能降低疾病的人群发病率。临床研究和实践亦证明,与治疗方法相比,预防脑卒中的手段多且有效,能够达到使脑卒中不发生或推迟发病的目的。关键是人们提高保健防病意识,及早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并且坚持执行。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副主任王陇德院士表示,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已成为我国一项重大的国民健康干预工程。

脑卒中的预防手段无外乎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参加体育活动,了解自己是否有房颤和循环障碍,控制这些因素都可能与降低卒中风险关联。王陇德院士指出,完善一级防治体系,建立急性期有效救治和二级预防,是布局全程化卒中防控 络的三大重要任务。作为国家脑卒中防控体系总体方案建设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卒中的防控 络体系将以各级卒中中心为依托,通过有效的筛查、及时的救助、持续的高危因素发现和控制,提高防治效果,提升依从性,改变发病和复发状况,达到良好的卒中防控目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17年12月2日
下一篇 2017年12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