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和“赔”两条腿走路,昌乐的工伤事故三年间降了四成

这几天,潍坊振兴焦化有限公司热力车间的田志友被轮番表扬,因为他发现了厂区内安全生产的一个隐患,这个月底能多拿千元奖金。振兴焦化第一个“吃螃蟹”,参与了昌乐县引入的“数据化安全管控项目”,让一线工人成为消除安全隐患“第一响应人”。此外,该企业一直投保“安责险”,排查隐患之外还有理赔兜底,抗风险能力大大提升。在昌乐,像振兴焦化这样同时享受“预防”和“兜底”的企业不在少数,这都得益于“数据化安全管控项目”和“安责险”完美嫁接,形成“预防链+安责险”昌乐模式。综合近年间数据,全县工业企业的工伤事故从2019年的273人,下降到2021年的164人,下降了近四成,工伤、火灾等安全事故连续三年大幅下降。该做法已被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立项研究,多次被外省市所借鉴,眼下正在潍坊全市范围内推广。

人寿财险、清华大学合作项目

考察全国多个城市,最终选定昌乐做试点

安全生产责任险(简称“安责险”)是一种带有公益性质的强制性商业保险。按照国家要求,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八大高危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均应当投保“安责险”。同时,保险公司必须为投保单位提供事故预防服务。然而,在“安责险”推行的过程中,部分保险公司缺乏有效服务模式,使“安责险”的事故预防功能未有效发挥。

“曾经,保险企业的职能往往仅限于事故前收费、事故后经济补偿,很难真正参与企业风险治理和防灾防损,对安全生产推动作用不大。”中国人寿财产保险潍坊市中心支公司业务总监、昌乐支公司经理刘建秀说,保险公司想要转换角色,就需要从事故处理的观测者,变为事故预防的参与者。那么,保险公司该如何巧妙地“插手”企业风险治理呢?

山东日科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安全部部长王勇介绍,员工每天都在“安全生产智能预防系统”上提 安全隐患。

中国人寿财险潍坊市中心支公司发挥行业特点和优势,落实潍坊银保监分局、潍坊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提出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相关工作要求,助力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2018年底,昌乐县政府、人寿财险、清华大学三方合作,共同启动了数据化安全管控项目,将“服务节点”前移,让保险公司不仅重“赔付服务”更注重“预防服务”,协助企业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项目开启后,由中国人寿财险外聘专家教授培养昌乐本土培训师和内训师,再由他们进行放射性、迭代式人才培训,将安全技能传导给每位从业人员,使它们成为全员、全岗位的技能、习惯动作和工作内容,最终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而昌乐能成为这个项目的试点,实属不易,期间击败了诸多劲敌。“人寿财险北京总部的领导曾经到全国多个省市进行挑选,这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工业强市,但经过一番考察对比,最终选定了昌乐县,这里的工业体系比较健全。”刘建秀说,期间昌乐县政府也做了大量工作,经过多次申请,最终“拿下”该项目。

从“不愿接受”到“积极加入”

全县已有千余家经营单位参与其中

2018年12月,潍坊振兴焦化有限公司成为第一个参与该项目的企业。“最初打算这个企业的试点期是一年,可是当地政府尤其注重安全生产,仅仅过了半年,就扩大了企业覆盖面。”刘建秀说,2019年6月,世纪阳光、元利科技、万山集团、英轩实业、盛泰药业和振兴日升等六家龙头企业响应号召也参与到项目中。

有了这七家龙头企业“打头阵”,其他一些企业也紧跟其后。“我们企业是第三批加入这个项目的,清华教授为前两批企业的骨干进行安全培训时,我在一边旁听,觉得教授讲的内容非常好,这个项目的理念也很新。”山东日科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安全部部长王勇说,他立即向总经理作了汇 ,总经理采纳了他的意见,申请成为第三批加入该项目的企业。“公司内部挑出15名业务骨干,总经理亲自带队参加培训。”

当然,项目在推广过程中,也难免遇到挫折。“我们邀请企业参与项目的时候,很多人根本不愿意面谈,甚至连电话都急于挂断。”刘建秀回忆,对方一听是“保险公司”,本能反应就是“准没好事、又来赚钱”。她和同事赶忙解释,这个项目并不收费,欢迎企业都参与进来。

培训师在生产车间里,对一线工人进行现场培训,让他们成为消除隐患“第一响应人”。

“还有一部分企业,知道不收费也不愿意参加,觉得安全培训用处不大。”刘建秀感叹,好在早期参与项目的企业有带动性,加上政府的政策引导,项目的“实用之处”开始凸显。已经参与该项目的企业,当一线员工安全素养提升到一定程度后,通过相关考核,就可以获得“国寿—清华”研发的“安全生产智能预防系统”的个人账户和密码,并根据实际情况上传自己发现的隐患,成为企业数据化安全员。员工安全素养得到持续提升,还能及时发现隐患,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自然大大下降。另一方面,这个系统通过数据分析,能帮助企业高效率地进行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增强综合管控能力,也让管理者尝到了“甜头”。

一些“冷眼旁观”的企业开始转变,从“不愿接受”到“愿意尝试”再到“积极加入”,项目进展也越发顺利了。2019年12月,232家规上企业陆续启动培训,之后,参与其中的企业日增月益。截至2022年4月,全县1036家生产经营单位实施这一项目,有万余名一线企业员工接受过培训,评估排查各类风险及隐患近24万项。追踪最早开展数据化安全管控项目的几家企业工伤数据,这三年时间里,每年的下降幅度在30%以上,工伤事故率降到千分之二。

一条隐患线索奖了千元

企业“真金白银”调动工人排查隐患积极性

5月1日上午,潍坊振兴焦化有限公司热力车间的田志友发现一个锅炉烟囱顶端的安全护栏已经腐蚀断裂,随时有掉落的危险,随机熟练地登录系统,将隐患及时上 。“幸亏发现及时,如果这个安全护栏真的掉下来,会造成严重损失,并影响到下游企业。”潍坊振兴焦化有限公司安全环保处副处长王玉辉说,这个烟囱高100米,护栏如果砸到人必然有生命危险,如果砸坏了下面的锅炉,生产不出蒸汽,下游的用气企业就会“紧急停车”,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田志友发现的这个隐患有较高价值,单位会给予他一千元奖金”。

“现在厂区里像田志友一样,可以登录APP的一线工人有600多人,平均每人每周至少会发现一条隐患,有人能发现更多。”王玉辉说,对于工人们发现的隐患,他们会逐条分析,根据隐患价值高低给予200元至1000元不等的奖励,即便是价值不大,也会给予20元、30元左右奖励,目的就是调动工人们寻找安全隐患的积极性。

潍坊振兴焦化有限公司安全环保处副处长王玉辉介绍,企业信息公示栏里张贴的内容绝大多数都与“安全生产”有关

沿着振兴焦化公司的门口往里走,不远处就是企业信息公示栏,里面张贴的内容绝大多数都与“安全生产”有关,抓制度落实、抓苗头隐患、抓应急处置等等。“我们公司总经理带头查隐患,带头进行奖惩。”王玉辉说,公司每季度评比汇总职工辨识出的较高风险并高额奖励,如此一来就把安全责任更好的落实到“拿扳手拧螺丝、拿铁锨锄土”的人身上,发动了全员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目前为止,公司已经发出奖金共计十余万元,奖励千余人次。”

从“视而不见”到“人人参与”

安全素养形成一种文化深植企业

时间倒回2018年12月份,振兴焦化成为了第一个参与数据化安全管控项目的试点企业。

“来给我们授课的是国寿—清华工业大数据联合研究中心首席技术专家叶志宏教授,培训内容主要是‘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王玉辉至今还清晰记着四次授课时间分别为2018年12月3日、2019年1月10日、2019年3月31日和2019年4月11日,“学员”就是振兴焦化30名中层管理者,经过培训,他们掌握了危害描述的方法,对风险有了合理判断。

除了学习如何判断风险,他们还有一门“必修课”就是如何“教”与“授”,也就是“自己会”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做到“会教”。在“自己会”“会教”的前提下,再实践成长为“教的别人会、教的别人会教”。在接下来三年多时间里,公司内部形成了“老学员带新学员”“新学员成长后再带新学员”的可复制、迭代式培训模式。“安全素养”就像一粒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最终枝繁叶茂。

山东日科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展板介绍“安全生产数据化管控项目”,让员工增强安全生产意识。

“以前总说‘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实际上很多工人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都非常有限,要么发现不了隐患,要么发现了也选择视而不见。”王玉辉感叹,系统培训不仅让参训职工明白了什么是隐患、为什么要改,而且明白了隐患也可以明确分级,整改有轻重缓急。

“预防链+安责险”昌乐模式成样板

已在潍坊范围内推广,为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护航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已经于2021年9月正式实施,新的《安全生产法》将“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为强制性要求写入法律,但真正落实起来仅靠法律要求是不够的。“‘安责险’的核心目标是通过专业化服务提升企业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又能够为发生事故的企业提供兜底高额理赔保障。”昌乐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万邦成说,数据化安全管控项目能打造三个层面的培训路径,分别是:向下的放射性安全素养培训路径、向上的高层管理人才储备路径和横向的迭代式人才培养路径。在他看来,“数据化安全管控项目”和“安责险”充分融合,形成了“预防链+安责险”昌乐模式,恰好能补齐法律之外的“短板”,推动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预防链+安责险’模式解决了以往安全生产培训落实不到位、打不通从业人员‘最后一公里’的弊端,能实现多方共赢。”万邦成说,保险机构通过深度参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降低事故发生率,可以降低安责险理赔支出;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主体,企业节省了培训费用和管理软件支出,提升了工作效率;员工安全技能提升,事故防范有效,员工和周边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才能得到充分保障。

员工在“安全生产智能预防系统”上提交的安全隐患,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

“预防链+安责险”不仅是智慧时代大数据应用的典范,更是一项战略性创举,此项目的推广使用,将对企业安全生产甚至未来人类各种生产经营活动产生深远影响。该模式已被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立项研究,多次被外省市所借鉴,眼下正在潍坊全市范围内推广,全面提升全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保证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22年5月7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