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不用跑这么远去扔垃圾了。这要是在家门口都分不好,那也太没面子了。”8月29日,高桥镇长乐村推行垃圾分类上门收运,这让家住陆家自然村的村民黄阿姨乐开了花,她家是离村里垃圾投放点最远的住户之一,撤桶并点后,每天往返丢垃圾要花费不少时间,“现在好了,只要按时投放就有专人收运。”
高桥镇长乐村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区域内除了本村居民和大量外来人员,还有两个安置小区居民。对此,长乐村因地制宜,采取社区、农村“两条脚走路”的方式,即在安置小区采取社区式的集中投放,在农村地区采取上门收运+乡亲治理的方式,提高垃圾分类准确率。“农村人住得分散,相互之间又很熟,村里希望通过有区别于社区治理的乡亲模式,让垃圾分类做得更好。”长乐村党支部书记陆建江说。
如何准确地知道是哪家哪户垃圾分类不到位,保证不错误点名呢?秘密就藏在给村民发放的垃圾桶上,这些垃圾桶自“出生”起就有了自己的身份证,每个垃圾桶只有标注了门牌号码才能为村民服务。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