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修订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议案,回应了一些公众关注的噪声污染问题。 (人民视觉/图)
一场针对噪声污染的行动正在开展。
2022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首次修订的噪声污染防治法(下称噪声法)正式施行。
6月5日凌晨,浙江省宜兴生态环境局执法和监测人员对群众举 的3家重点信访单位进行突击检查,发现一家冶金材料公司破碎研磨车间内机器轰鸣,震耳欲聋,现场监测厂界噪声达67分贝,已超过国家规定排放标准,遂对其进行立案调查。
6月6日上午,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生态环境分局接到群众反映,对一家机械制造公司现场勘察,第三方检测机构噪声监测该单位南厂界噪声测量值达到70.2分贝,远超限值要求,执法人员开出了新噪声污染防治法实施以来的安徽省首张罚单。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6月2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据不完全统计,新噪声法实施首日,浙江、江苏、福建等地查处了7起噪声污染案件。
自1996年制定以来,噪声法与现代生活已有不少脱节,此次修订变动较大。原法条款为64条,仅保留2条,修改48条,删除14条,新增34条。例如,广场舞、轨道交通、移动源、农村噪声都被纳入监管。(详见南方周末 道《噪声法25年首修:每年两百万件投诉,“安静权”需获保障》)
生态环境、公安、交通、住建、城管等部门都有对下辖领域噪声污染的管理责任。刘友宾表示,接下来生态环境部将联合相关部门发布实施《“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联动、协同配合、信息共享,推动地方政府落实责任。
在执法方面,将指导推动地方生态环境部门与其他负有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建立健全衔接联动机制,提高执法效能和依法行政水平。
噪声法实施仅是开端,刘友宾称,接下来生态环境部将加快完善噪声监测体系,建立健全噪声监测评价方法,推动噪声污染防治技术队伍建设,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和成果转化。还将抓紧出台相关标准,制定修订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此外将持续宣传普法,增强各类法律主体的守法意识,推动全社会自觉减少各类噪声排放,共同维护生活环境和谐安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