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小了 投诉少了 满意度增了 抚河公园噪声扰民专项治理颇具成效

  近段时间以来,不少家住西湖区南浦街道的居民发现,马路对面的抚河公园内,娱乐活动的音响音量相比以往降低了许多,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而这都源于西湖区开展的抚河公园噪声扰民专项治理工作。

  抚河公园位于西湖区中心地段,属于开放型公园,是市民放松身心、休憩锻炼的好去处。公园内,有徒步大队、广场舞、乐器演奏等10余个文体娱乐团体。抚河公园广场上时常劲曲环绕,尤其是徒步大队高分贝音响所产生的噪声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引起了百姓的强烈不满。

  自2020年搬进南浦街道里洲小区以来,刘东华每天都要和抚河公园里传来的音响声做“抗争”。傍晚时分,不少居民会到公园健身,各种健身活动一般会持续到晚上9点多。而天刚亮时,徒步大队晨练时的呐喊声、音响声会把人早早地从梦中吵醒。刘东华表示,这些生活噪声对上班族而言,简直就是睡眠“杀手”,他们多次拨打“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进行投诉,相关职能部门也多次出面劝阻,但效果甚微。

  为何噪声污染屡劝不止?防治难点又在哪里?

  “徒步大队参与人员多、流动性大,再加上噪声具备转瞬即逝等特殊性,投诉人常常难以及时提供固定噪声污染证据,这给治理带来了一定困难。没有具体的数据作为证据,我们也只能劝说调解,可是这种被动式的处置往往治标不治本。我们一离开,音量又高了。甚至还有市民不配合工作,要我们拿出证据,证明他们产生的噪音过高,于是就出现了反复投诉的恶性循环。”西湖区南浦街道综合执法队队长郭亮说道。

  为有效解决抚河公园噪声扰民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去年2月,西湖区南浦街道综合执法队、南昌市西湖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西湖分局筷子巷派出所抽调出40余人组成联合执法小组,对“徒步大队”音响引起的环境噪声扰民进行了专项整治。

  “根据《南昌市声环境功能区调整及划分方案》,抚河公园执行二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为全面准确地收集固定证据,我们连续多次与南浦街道执法队员来到抚河公园进行巡查,一边用噪声分析仪对徒步大队经过时音响发出的声音进行监测,一边视频拍摄,向城管和公安部门提供相关数据。”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西湖实验室主任李嵘说,经过长期蹲守监测,“徒步大队”音响设备产生的环境噪声高达81分贝,严重超过二类声环境功能区昼间标准限值。

  以事实为依据,城管部门通过劝导、口头警告、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的方式警示行为人;对于拒绝整改的组织者再给予罚款、暂扣违法设备等行政处罚;涉嫌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通过创新监管方式,强化部门协作,加强现场巡查等手段,抚河公园噪声污染问题取得了积极的整治成效,市民投诉总量从去年5月份的28条下降至今年1月份的6条,今年7至8月连续保持零投诉。

  如今,漫步于抚河公园内,依然有大量群众进行徒步健身、跳广场舞、乐器表演等活动,但其所发出的声音都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正在公园跑步的市民李丽深有感触:“以前早上来到公园随时能听到各种高音频音响播放的音乐,隔很远都能听到,经过整治,我们可以尽情享受公园内的鸟语花香、秀丽美景了。”

  治理社会噪声污染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执法部门联合执法、重拳打击,也需要每位市民积极参与。“今后,我们还会对这项工作进行常态化治理,以抚河公园噪声扰民专项治理为契机,探索建立可复制、可推广、有实效的公园噪声污染治理和监管制度,创新完善部门间的联动配合体系和常态监管机制,推动形成协同高效的噪声污染治理工作格局。”郭亮表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22年9月14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1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