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上午,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在成都市政府工作 告中提出,今年将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实施“治霾十条“和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强化科技治霾成果推广应用,持续开展夏季臭氧防控专项行动、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努力提升空气质量。
△市政协委员、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军
今年蓝天保卫战怎么打?
瞄准三大污染源,搭建天地空一体化环境监测 络
2018年,成都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51天,同比增加16天,重污染天数同比削减16天,不仅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创下2013年国家实施空气质量评价新标准以来最好水平,还实现了PM2.5和臭氧年均浓度的双下降。
弥补定点监测不足
今年先行选取15台公交车、10台出租车试点车载式大气颗粒物在线监测
由机动车排放造成的污染也日益受到关注。张军透露,今年成都还将开展车载式大气颗粒物在线监测系统试点。
根据工作部署,在成都市选取15台公交车、10台出租车分别部署车载大气污染监测设备。这也意味着,以后只需要通过附近的公交车、出租车,打开监控后就可以实时观看公交车、出租车周边污染物的具体情况,哪条道路上有污染,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环境噪声一目了然?通过噪声地图就能实现
“我们即将实施的成都市噪声地图试点示范项目就是将把噪声’画’出来,变成一张地图,那么每个人都能通过看图’听’到整座城市的声音。”张军介绍道,噪声地图是以数字与图形的方式显示一定区域内的噪声等级分布情况的一种方法,通过噪声地图可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区域噪声相关信息数据库,方便地查阅、显示和管理各类噪声数据,包括噪声总体分布情况、声源贡献量、达标情况、实时监测等。同时,噪声地图系统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噪声污染水平,提供一种声环境质量的预警预 技术,为城市总体规划、交通发展、噪声污染控制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