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位于朱家尖棉增的一个废旧农用塑料薄膜回收点,棉增西瓜专业合作社社长罗高峰趁着天气晴朗,正将瓜田里拆除清理下来的农膜打包成袋,并联系普陀乐尔利农资公司的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9月底、10月初正是瓜农们处理大量农膜的时节。罗高峰说,前阵子农资公司方面告知可以开始回收今年下半年的农膜,他就将下发的袋子分到了农户手里,自己作为对接人,鼓励农户一边拆除一边将废旧农膜整理成袋,一起集中堆放到回收点,“现在几乎整个朱家尖的农户都会把废旧农膜运送到这个回收点,统一装货运输进行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农用塑料薄膜,简称农膜,主要用于覆盖农田,具有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促进农作物生长等功能,对农业高产稳产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这些农膜又可能导致大面积的“白色污染”,会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普陀积极探索各种途径,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处理工作,防治农膜残留污染。
“目前我们回收处理的农膜主要分为大棚膜、地农膜、黑膜和太阳膜。尤其是大量的地农膜,以前农户都是就地焚烧,或者扔在田间地头,环境脏乱不说,还会严重破坏土壤结构,降低肥力水平,对整个生态环境及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都有较大影响。”普陀乐尔利农资公司副经理唐煦东介绍,他们会根据其他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或视农膜数量情况及时帮农户回收处理。2020年普陀农膜回收量有20多吨,除了废旧农膜,还有农药废弃包装瓶、包装袋等也可以进行回收处理。
目前,普陀在勾山、芦花、展茅等地已建了6个废旧农膜回收点,通过上门宣传、公益广告、 络传播等方式,引导更多农户将废旧农膜作回收处理。“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让更多农户知道废旧农膜随意处理的危害性和回收处理变废为宝的好处。”唐煦东说。
ID:jrtt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