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测试现场图如图1所示,噪声测试现场图如图2所示。
振动及噪声测试时,除空调正常运行外,无其他设备及人员干扰。现场振动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噪声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对19层楼道地面振动进行了FFT测试,如图3所示。由结果可知,150Hz处振动异常明显。
另外,测试了循环泵的隔振效率。隔振效率定义为:减振器所隔离掉的振动的百分率,即,
循环泵机脚及其对应地面处(即循环泵减振器上和下处)通频带的位移幅频曲线如图4所示。取峰值频率处(23.4Hz)的结果,得出循环泵减振器的隔振效率为65.4%。
综上测试结果可知:
1)三处考核点的背景噪声值均超过45dBA。
2)循环泵减振器的隔振效率仅为65.4%,结果表明,减振器隔振效果不好。
3)循环泵软接后法兰处比软接前法兰处振动大很多,在125Hz倍频带,循环泵软接后的振动值为软接前的25倍;另外,19层楼道地面振动在150Hz处存在明显峰值。由上述可知,水泵出口法兰通过软接与出水总管相连,出水总管通过吊架与19楼楼面相连。因此,可初步判断循环泵的出水总管存在共振现象。
4)机房不仅有空气传声,还存在固体传声。
3 模态仿真
模态是多自由度线性系统的一种固有特性,可以由系统的特征值与特征矢量来共同表示,它们分别从时空两个方面来表达系统的振动特性。
结构的模态参数主要是通过求解多自由度结构振动运动方程得到,对于工程问题,在求解固有频率和振型时,可以忽略阻尼的作用,便得到无阻尼自由振动方程。
求解上式,便可得到方程的特征值和特征矢量,即为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
由前章可知,循环泵的出水总管可能存在共振现象,因此对其模态进行仿真分析。用BEAM188单元模拟管道,管道软接处用COMBIN40单元进行模拟,管道吊架固定处以固支进行考虑。管道的材料属性是:密度为7800kg/m3,弹性模量为206GPa,泊松比为0.3;软接的轴向刚度为1.5 MN/m,径向刚度为0.5MN/m。
仿真模型如图5所示,使用ANSYS的Lanczos算法进行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出水总管存在142.1Hz的模态,如图6所示。由于142.1Hz与峰值频率150Hz接近,判断循环泵出水总管产生共振,并对楼道噪声产生重要作用。
4 减振降噪方案
根据测试及仿真结果,提出机房的减振降噪方案:
1) 更换弹簧减振器
把循环泵及空调泵的圆柱形闭式弹簧减振器,替换为GTE开式弹簧减振器,并采用TZT减振台座。减振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安装过程中,须合理布置减振器的数量及位置,以保证减振器的压缩量一致。
2) 出水总管作弹性处理
对出水总管作弹性处理:管道用软木固定,并通过型钢和吊杆加装HVS吊式弹簧减振器,如图8所示。
3) 加装隔声吊顶
在机房加装隔声吊顶,构造如图9所示。
4) 加装减振垫。
对管道支架加装橡胶减振垫。
5 减振降噪效果
采用上述减振降噪方案后,对机房再次进行振动和噪声测试,振动和噪声明显降低。改造后三处考核点的背景噪声如表4所示。结果表明,三处考核点的背景噪声均小于45dBA(《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要求的多人办公室的底限标准),改造效果良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