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鳖的尾水处理

养鳖的尾水处理

1.养鳖尾水的收集处理

对于稻鳖种养来讲,稻田就是养殖尾水的收集场所,水稻就是尾水处理的生物处理手段。鳖的残饵与排泄物可作为水稻的优质有机肥被利用,不仅有效处理了养鳖尾水产生的污染,而且显著降低化肥的使用,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对于用大棚温室或保温大棚培育鳖种,一般在此阶段鳖稻种养场所分离,必须进行养殖尾水的收集与处理,做到不向周边水域直接排放未经处理的养殖尾水。

养鳖尾水排放量相对较少,而且污染的性质属于营养性的有机物污染。因此,通过配套建设尾水收集处理池可以较好解决尾水污染的问题。

(1)尾水收集处理池的面积 尾水收集池的面积要根据培育鳖种的温室鳖池的面积而定。一般大棚温室培育鳖种,鳖池水位较浅,在养殖初期的稚鳖阶段一般在30-40厘米,在后期加温养殖阶段在50一 60厘米。在养殖期间为节约能源一般只少量换水或补水,尾水的排放量不大。一座养殖面积为1000 米2的大棚温室可以培育大规格鳖种约2万只,如一次换水1/3,换水量约为200 米3;如果起捕全部排干,也只有500一 600 米3的水体。因此,配套建设面积约200 米2、深度约3 米的尾水收集处理池能够满足收集处理尾水的需要。大棚温室和尾水处理池面积比例为(4- 5) :1。

(2)尾水收集处理池结构 一般为长方形,长宽比(3-4) :1,可分隔成尾水收集沉淀池和尾水处理池。尾水收集沉淀池一般以2- 3级为好,通过池壁上方开口使收集的尾水上层水从一级收集池溢出到次级池,再到处理池(图)。一般收集池面积较小,处理池面积较大并配套充气泵,充分曝气,种养一些水生植物等,可以有效降解和吸收氮、磷。

尾水处理池

(3)尾水处理效果 据测定,养鳖尾水经过收集沉淀、处理等环节,主要污染物总氮去除率85%、总磷去除率88%、颗粒状悬浮物 97%(表 )。如果培育大规格鳖种的温室配套建设在鳖稻种养区,可以将尾水排放入稻田中,作为稻的有机肥料。

尾水处理结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19年5月9日
下一篇 2019年5月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