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直流线路淋雨后,它产生的可听噪声有怎样的变化规律?

可听噪声是高压直流线路设计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目前导线在淋雨后的可听噪声特性缺乏深入研究。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刘元庆、杨晓洪、姜脉哲、史丽鹏、李振杰,在2020年《电工技术学 》增刊2上撰文,依托户外电晕笼试验平台,针对淋雨后高压直流分裂导线在电晕放电情况下对其产生的可听噪声随时间的变化特性进行研究。

考虑到经济性,高压输电线路通常设计成正常运行电压下允许一定程度的电晕放电。电晕放电将产生可听噪声、无线电干扰和电晕损耗等,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从建设和运行成本以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考虑,合理设计导线,适度控制电晕效应,对发展特高压输电非常重要。

电晕引起的这些问题是输电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行中必须考虑的重大技术问题。此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民众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影响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环保的严格制约成为决定输电线路结构、影响建设费用等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强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究,减小和避免电晕的发生以及电晕效应,必须分析导线的电晕特性及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可听噪声作为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晕引起的一种重要效应,其可能会给线路周围带来不良的后果。对于晴天时高压直流线路的可听噪声研究成果较多,但对于淋雨后,导线表面处于潮湿状态下的电晕噪声研究 道较少,且基本都是针对交流电晕的研究。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的研究人员,依托户外电晕笼试验平台,针对淋雨后高压直流线路在电晕放电情况下,对其产生的可听噪声随时间的变化特性进行研究,以期得出在电场作用下湿导线产生的噪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图1 特高压直流电晕笼实景图

图2 电晕笼模拟降雨系统工作场景

科研人员最后的研究结果表明:

1)导线淋雨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导线电晕产生的可听噪声逐渐增大。

2)导线的电晕放电越强烈,由电晕产生的可听噪声稳定下来所需的时间越短。

3)在高电场强度下的电晕放电稳定后,再将电压降低至较弱电晕放电时,电晕放电产生的可听噪声依然很稳定。

本研究结果对超/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可听噪声测量和环保评价有重要意义。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21年5月2日
下一篇 2021年5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