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中,劳动者有可能接触噪声等职业病危害,认识噪声危害,做好防护措施,对预防噪声造成的职业性听力损伤有积极的意义,因此警惕职业听力损伤,加强工作场所噪声防护工作刻不容缓。
生产性噪声分类
①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噪声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有特异性作用和非特异性作用两种。特异性作用即噪声对听觉器官的影响;非特异性作用即噪声对其他器官的影响。
噪声对听觉器官的损伤一般经过三个阶段:
(1)听觉适应:短时间接触较强的噪声,会感觉刺耳、不适、耳鸣、听力下降。离开噪声环境数分钟可完全恢复。
(2)听觉疲劳:长时间接触较强的噪声,听力明显下降,脱离接触后,需要十几个小时甚至二十几个小时才能得到恢复。
(3)听力障碍:在听觉疲劳发生的基础上,如继续接触强噪声,听觉器官即可由功能性改变发展为器质性病变,听力损伤不能完全恢复了,这就是噪声性耳聋。职业性噪声聋是我国法定的职业病之一。
非特异性作用。长期接触较强的噪声,很多人主要有头痛、头晕、耳鸣、心悸、疲倦、乏力、心情烦躁、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症状;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食欲不振、消瘦、消化不良等;也可引起心血管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病变。
②工业噪声预防控制图片
预防控制措施
噪声聋可以预防,但一旦得病便不可逆转,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多痛苦和不便,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需予以高度重视。
前期预防措施,包括厂址选择、总平面设计、设备布局、工程控制、设备选型等环节。总平面设计,应将噪声强度高的生产车间与非噪声车间、高噪声车间与低噪声车间分开布置。
(1)声源控制:按照GBZ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要求,一是在设备选择上宜选用噪声较低的设备;二是车间安排将产生噪声的和非噪声、高噪声和低噪声分开布置;三是在满足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宜将高噪声的设备相对集中,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消声等措施;四是产生噪声的设置在单层或多层的底层。
(2)传播途径控制:噪声作业场所为减少噪声的传播,一是要设置隔声室(墙体、门窗、顶棚等符合隔声、吸声的要求);二是在控制声源的基础上,对厂房的建筑设计采取减轻噪声影响的措施。
(3)劳动者的保护:一是做好上岗前、岗中、离岗的健康体检;二是在噪声环境中作业做好个人防护用品(耳塞、耳罩)的正确使用;三是早期发现听觉疲劳等听力损伤者调离岗位并及时复查。
③听力防护用品
在进行工程控制和管理控制后,还是不可避免要接触噪声的工人,可配带护听器,以隔离噪声。护听器包括耳塞、耳罩、防噪声头盔。
(1)耳塞
①预模式:用软橡胶(氯丁橡胶)或软塑料(聚氯乙烯树脂)或泡沫塑料等以模具压制而成,其高频隔声量很大,在一些刺耳的高频声为主的车间如球磨机、铆接、织布车间佩戴,有明显的隔声效果。
②泡沫塑料耳塞:用聚乙烯加增塑材料等原料制成泡沫塑料耳塞。使用时,先将耳塞柱的一端直径捏小,然后将小端插入耳道内,靠其弹性慢慢在几秒至几十秒内回弹膨胀,与耳道紧密结合,隔声效果较好。
③硅胶耳塞:用硅橡胶、二氯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辛酸亚锡等原料制成,在液态下直接注入使用者的外耳道内,经10~20 秒后固化成型。这种耳塞的大小完全适合使用者的耳道的耳道形状,密闭性较好,压强均匀,从而具有较高的隔声值和良好的舒适度。
这种耳塞只限于本人使用,左右耳不能通用,使用后用手指抠出,如有污脏,可用肥皂水洗净,放入小盒内下次再用。这种耳塞降噪效果好,尤其在以低中频为主的噪声环境中,有重要的降噪意义。
(2)耳罩
是把整个耳廓全部密封起来的护耳器,一般有25分贝的隔声效果。耳罩不仅能防护枪炮等强烈的脉冲声,也能防护各种高强的空气动力性噪声和各种机械噪声。
(3)防声帽盔
优点是隔声量大,能减少声音通过颅骨传导引起的内耳损伤,对头部还有防振和保护作用。可以与通讯耳机同时使用。缺点是体积大而笨重,戴起来不方便;尤其是透气性差,夏天使用时不适;价格较贵。只有在高强噪声条件和需要多种防护作用的场合,才将帽盔和耳罩连用。
④听力防护用品使用方法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