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上午10时40分许,江西省九江市濂溪生态环境局干部陈志威在赴企业进行大气污染排查工作途中,突遇交通事故不幸因公殉职,27岁的生命戛然而止。和他一起遭遇事故的,还有两名技术骨干,26岁的郑昌坤、28岁的彭小朋,他们是九江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支持团队的。
三名90后环保卫士,在人生最美的年华中,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路上。
12月9日,距陈志威遭遇交通事故不幸因公殉职已过去20天,九江濂溪区生态环境局副主任科员徐晓脑海中,依然时时会想起和陈志威共事的场面。
陈志威在实验室
陈志威,毕业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环境工程技术与应用专业,2012年9月进入九江柴桑区环保局监测站工作,2015年10月作为人才被引进濂溪区环境监测站工作。因业务过硬,2016年5月起,担任区环境监测站质量负责人。今年7月,被抽调到区大气污染防治办公室工作。在徐晓的眼里,陈志威工作不仅认真、敬业,还特别细心。9月初一次深夜,对施工工地督查结束回单位的路上,志威发现有运送混凝土泼洒的痕迹。
陈志威(左一)
“从发现的那个地方开始,就是我们局办公楼门口开始,沿着十里大道,步行了20多分钟,大概二三公里,一直找下去,找到了那个出入工地的出口,然后晚上跟相关的住建部门联系,让他们把这个事情立案查处。”徐晓说道。
在陈志威等三名因公殉职环保卫士先进事迹媒体采访会上,“责任心强”是同事对陈志威评价最多的词。在打赢蓝天保卫战中,九江市因历史和地理等原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而濂溪区对九江市整体空气质量的提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压力最大的一个区。
徐晓说:“有一天市里面一口气给我们下了十个督办函,当时我们大气指挥部办公室就我和他两个人,当时我觉得这么多督办函,二三十家企业,我们怎么处理,我当时心里很急燥,小陈却说你别急,一边安慰我,他来分门别类找各个部门,把这件事交办出去,在一天时间把这件事办得井井有条。”
江西省普查办在下沉县区检查指导中,发现九江市濂溪区普查清查工作具有“简便、实用、高效”的特点,总结形成了“濂溪普查工作方式”并在全省进行推广,而这不乏陈志威的“一线工作方式”的功劳。有一次节假日值班,因为值班人员少,陈志威要独自下企业进行普查工作。出于心疼老公,陈志威的爱人主动陪同他。
陈志威的爱人:“那种建设工地,他一个人进去十多分钟,里面全是什么挖机什么的,当时我特别担心,我想怎么去那么久,而且是一个人,后面回来了,我还问了他,你总是这样值班,是不是好危险,他说没有,他说现在是法制社会,哪有那么多危险。”
与陈志威一起在大气污染排查工作途中遇难的,还有今年9月份加入九江市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团队的技术骨干,26岁的郑昌坤和28岁的彭小朋。在人生最美的年华中,三个年轻人同时因公殉职在了蓝天保卫战的征程上。
彭小朋(右一)
郑昌坤
北京首创城市事业部副总经理卓凤晴:他们的包里面,包括休息的床头,都放着他们工作的企业排查台帐,对企业排查的问题都一一登记在案。包括对应的解决方案,可以看出他们是在积极主动为企业在考虑,如果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
经不懈努力,今年8月以来,一直排名靠后的九江市空气质量在江西省内排名有所前移。虽然PM2.5浓度值仍然偏高,但是PM2.5和PM10浓度改善率全省排名第一,优良天数比例在全省改善幅度最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