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发热,容易抽风,小黄毛施罗德真的能够成为老鹰队的新核心?

已经连续10年进入到季后赛的亚特兰大老鹰队,恐怕在这个赛季将终止这一记录了。当然,对于一支NBA球队来讲,球员的更新换代不可避免,在2014-15赛季那支登顶东部的阵容逐渐解体后,亚特兰大也正式开启了重建之路,他们重建道路上选择的核心,则是德国人丹尼斯施罗德。

然而施罗德最近一次成为焦点可不是什么好事,在1月3日老鹰与太阳的比赛中,施罗德奉献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在比赛时间还剩6.5秒的情况下,老鹰队落后3分,后场得球的施罗德一路突破到禁区,全然不顾场上已经出现三分空位的队友,自己上篮命中,此时比赛时间只剩下0.9秒,老鹰根本无力回天,最终输球。比赛结束的一刹那,很明显看到队友脸上不可思议的表情,施罗德这一“自杀式”的上篮可以说亲手终结了老鹰队扳平比分的希望。

赛后,关于施罗德这一匪夷所思的表现,很多人也各有不同的见解:有人说施罗德当时估计头脑发热,忘记了当时自己的球队落后三分,因此才选择了上篮;也有人说,作为一只志在摆烂想拿状元签的球队,老鹰队压根没想赢球。当然了,博彩公司的盘口也是绕不开的话题。究竟何种原因,恐怕短时间内这个迷题是无法解开了。

抛开这一次的表现不说,老鹰队选择施罗德作为建队核心,是否算得上是个正确的选择呢?

1993年出生于德国布伦瑞克的丹尼斯施罗德,16岁便开始登上职业联赛的舞台,而在德国联赛效力四年后,这名已经小有名气的20岁德国后卫在2013年参加了NBA选秀,并于首轮第17顺位被亚特兰大老鹰队选中,处子赛季施罗德并没有获得太多的机会,场均13.1分钟的上场时间内仅能收获3.7分1.9助攻,命中率也算不上理想。

自14-15赛季开始,随着谢尔文麦克的离队,施罗德成为了球队主力控卫杰夫蒂格的头号替补,上场时间也迅速增多。作为球队的第六人,施罗德的速度以及乱战能力得以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个染着一撮黄毛的小后卫打球也带着一股与他标新立异的发型很匹配的“浑不吝”的劲儿。也正是这个赛季,布登霍尔泽开始尝试着用施罗德进行先发,施罗德首发的前八场比赛,球队也全部取得了胜利。

其实在球风方面,施罗德与蒂格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两人都是更侧重进攻而非组织的控卫,都担当着球队体系中的“发动机”角色。同时,两人的终结能力都不算很强,有一定的外线投篮水平但命中率不够稳定。硬要说两人的差别的话,蒂格会稍显稳健一些,而施罗德的活力与冲击力更胜一筹。因此,当球队中拥有两个如此相似的球员时,送走28岁的蒂格,扶正23岁的施罗德,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在16-17赛季正式成为球队的首发控卫后,施罗德的表现也进一步提升,无论是得分还是各方面的命中率,均达到职业生涯最高水准。尽管有时候表现依旧不够稳定,但布登霍尔泽教练依旧给了他足够的信任,这样的信任也收到了回 :常规赛场均17.9分6.8助攻的施罗德,在季后赛与奇才队的比赛中打出了十分不错的表现,场均能够得到24.7分7.7助攻,三分命中率也达到了42.5%。而在这轮系列赛的G5中,施罗德全场比赛18投10中拿下29分11助攻,成为了自1973年的皮特马拉维奇之后,队史首位在季后赛中贡献至少25分10次助攻的球员。

随着本赛季开始前米尔萨普的离队,施罗德在他职业生涯的第五年,完成了从饮水机到第六人到首发控卫到球队核心的一系列角色转变。 对于24岁的施罗德来说,这样的成长速度已经足够迅速。获得了无限开火权的施罗德本赛季场均得分也一度攻破20分,与此同时失误也控制到了近三年来最低,可以看出,施罗德正在逐渐成熟,试图以领袖的身份带领这支年轻的球队。

但正如前面提到的那个匪夷所思的突破一样,施罗德也多次暴露了自己头脑容易发热甚至抽风的缺点,布登霍尔泽也曾经几次在关键的第四节将施罗德牢牢地按在板凳上。对于施罗德来说,作为球队的核心他显然还不够成熟,需要完善的地方还有太多太多。而对于老鹰队来讲,施罗德或许算不上是联盟中排名靠前的优秀控卫,但借鉴下杰夫蒂格的成功,施罗德是他们现有情况下最佳的选择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18年1月2日
下一篇 2018年1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