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邻小区南面的动迁基地虽已基本拆净,但并不清静。每天从早到晚有大量载重卡车、铲车等频繁出入、装卸,尤其是深夜也不停歇,吵得人无法入睡。”近日,昌平路555弄丁先生等多位居民致电解放日 ·上观新闻热线63523600,反映康定路616号动迁基地并未开工建设新楼盘,却成了停车场、装卸作业区,尘土飞扬、噪声扰民等现象突出。周边小区居民不堪其扰,向相关部门及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投诉多年,但这个基地我行我素。居民们问:对位于市中心居民集中区的拆迁基地,有关部门到底是怎样的看法,究竟有无“断根”的举措?
居民们提供的视频显示:4月27日21时许,一辆挖掘机和一辆推土机亮着大灯,边喷浓烟边嘶吼着,在一堆堆小山似的砂石间轰隆隆地或进或退,抓斗盘旋,来回作业,期间不时有铲车、压路机等驶出大门,开向康定路。4月28日清晨6时许,基地内两台挖掘机已开始作业,扬起大量尘雾。伴随着“倒车、请注意”的连续警示声,一辆土方车引擎轰鸣,正驶向卸料区……
动迁基地车辆进进出出,噪声不断
一辆黄色铲车呼啸进入动迁基地大门。
该动迁基地大门敞开,除了方便施工车辆、运输车辆进出外,还有其他“任务”:23时许,一辆“沪DHW665”厢式货车熟门熟路地开进了大门,司机“哐”地打开车厢后门,卸下多辆共享自行车“哈罗单车”……
装卸作业尘土飞扬,限期撤离成了空话
大门东侧是一大堆建筑垃圾。
动迁基地内的一处大型装卸作业区。近500平方米的地面上是大堆大堆的黄沙、灰砂、石子等建材。
用天蓝色彩钢板搭建的一个临时简易棚内,近百包水泥层层叠叠。水泥、黄沙随风飞舞,“烟雾”笼罩。
大门的西面是一处大型停车场,既有蓝色的渣土车,也有黄色铲车,蓝白相间的环卫垃圾车以及洒水车等,有的渣土车上还满载渣土,并没清空。
康定路616号大门周边景象。
车头显示“静安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的卡车并没在门口停车冲洗,而是一路飞溅泥浆、积水,向康定路东扬长而去,半封闭的车厢尾门上还朝外搭拉着一块破长布。
动迁基地常德路、康定路口一处黑色大门内,临门工棚上张贴一张红色公告“紧急通知——活动房将于4月11日全部拆除,全体人员立即撤离”。
主管部门如“击鼓传花”,究竟属于谁的责任区?
基地目前究竟有哪些用途?用作停车场前有没有听取周边居民意见?为何基地门口没有车辆冲洗保洁设施?
3年投诉不断,除了沟通、督促外真的没辙?
对有关部门的上述说法,居民们并不太相信。丁先生保留了从2016年9月至今向12345热线等部门的投诉,以及相关部门的回复。
2016年9月居民向12345热线反映后,静安区建管委回复:该动拆迁基地不属于区配套局职能范围,还需12345平台联系区环保局处理。
当年11月居民又向12345热线投诉,静安区房管局答复:该地块属静安区103街坊动拆迁。经核实,确有无关单位借用场地夜间施工。局里已向该地块用地单位、建设单位及拆房施工单位发出整改通知,责令限期整改,停止夜间施工行为。同时进一步跟进、督促积极落实整改,并加强后续管理。
2017年4月,居民再次向12345热线投诉,反映噪声扰民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区房管局答复:该空地已被借给静安区养护公司堆放材料,因施工均在夜间,车辆进出场地产生噪声,局里已与静安区养护公司负责人联系,要求尽量缩短作业时间。2017年5月,区房管局面对投诉答复:已联系静安市政有关负责人,督促其减少夜间施工作业时间,降低影响。
2017年9月,居民再次向静安区政府投诉,反映实际情况与回复相差太大,渣土车凌晨进出噪声扰民,让人根本无法安稳入睡。区房管局回复:该地块目前由区市政养护公司借用,作为施工材料堆放点。因其施工作业多在夜间,故确有噪声扰民情况,已联系该公司尽量减少夜间作业时间,降低噪声扰民。
丁先生等一边在手机上搜索上述投诉及回复,一边无奈地表示,每次投诉后几日,该基地可能稍微“收敛”一点;但很快就故态重萌,甚至愈演愈烈。
丁先生说,今年3月25日是他最后一次向12345热线投诉,他一再强调仅仅希望动迁基地不要在深夜至次日6时段噪声扰民。区房管局也很快回复,但仍是重复会沟通之类的内容。区房管局工作人员电话中还表示,他们也不清楚基地有关用途是否系有偿出租,房管局只能起督促作用,要彻底解决问题,可能还需上级领导协调。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