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近火热的水环境EPC项目,想说爱你不容易

导读:水环境EPC项目似乎逐渐热了起来。深圳的七大水环境EPC项目,使得茅洲河、正本清源等名词成为行业“热搜”。

  【水处理】水环境EPC项目似乎逐渐热了起来。深圳的七大水环境EPC项目,使得茅洲河、正本清源等名词成为行业“热搜”;121亿元东莞市石马河流域综合治理EPC+O项目、123亿的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EPC项目让人感慨有钱真好;近日,不到6亿的扬中市水环境综合整理EPC项目则引起十余家企业争抢,其中不乏中字头大央企。
 水环境项目EPC占比增高
   严格来说,水环境EPC项目并非刚刚才热。在PPP 之前,水环境治理主要采取模式的是EPC,在《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之后,相关部门发布了《关于推进水污染防治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实施意见》后,大多地方政府开始探索在水污染防治领域大力推广运用PPP模式。而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因其开放性、综合性、系统性等特点,在PPP运作方式上也较其他类别项目更为复杂。随着水环境PPP项目推进及落地过程中一些问题的暴露,水环境EPC在此回到大众视野。
   E20研究院2018初年数据显示,在黑臭水体为主的水环境综合治理领域,EPC仍为主要的治理模式,占比达到70以上%,PPP占比少且落地率较低。而在近期,由于种种原因,以广东、江苏等地为代表的水环境EPC项目又密集进入了行业的视野。
   对比近年来新中标水环境项目的PPP&EPC占比数据也可见端倪:根据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日前在“2019(第十七届)水业战略论坛”上发布的数据,2016-2018年度,新中标水环境项目中,EPC模式占比显著上升,PPP模式占比则从25%下降至11%。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19年4月2日
下一篇 2019年4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