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治理70年:4大成效显著 投入产出比1:5.2

2020年10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治理淮河70年有关情况。接下来,将针对淮河治理的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下一步规划,包括补齐防洪体系上的短板,完善供水保障格局,继续改善水生态和水环境,促长效治理等。

  2020年10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治理淮河70年有关情况。
   现场问题包括:
   1、70年治淮都取得了哪些主要经验?
   2、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3、当前治淮方面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4、在水利工程调度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抵御洪水?
   5、下一步治淮的总体思路是什么?接下来将谋划实施哪些基础性、枢纽性、流域性的项目?
   6、2020年,水利部是如何推进治淮工程建设,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
   (感兴趣可以点击附件,全文浏览)
 总结概括70年治理成效:
   1、洪涝灾害防御能力显著增强;2、水资源保障能力大幅提高;3、水环境保障能力明显提高;4、水生态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关键数据整理:
   1、淮河流域已经建成6300余座水库,约40万座塘坝,约8.2万处引提水工程。
   2、淮河已经连续15年没有发生突发性的水污染事故,干流水质长期保持在Ⅲ类。
   3、70年治淮总投入共计9241亿元,直接经济效益47609亿元,投入产出比1:5.2。
   4、70年来,国务院先后12次召开治淮工作会议。
   5、2018年与1993年比,淮河流域主要污染物入河排放量COD削减率86%,氨氮削减率80%。
   6、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评估结果优秀等级比例连续8年稳定在90%以上。
   7、国务院确定的进一步治淮38项工程,已累计开工32项,其中10项已全面完成。前9个月,共落实治淮投资770亿元,超过了去年同期。
   发布会总结了6点治淮经验:坚持统一规划,完善工程体系,依法科学调度,统筹保护与治理,和团结治水。
   目前,淮河实现了跨区域、跨部门联防联治,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确保水资源安全。接下来,将针对淮河治理的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下一步规划,包括补齐防洪体系上的短板,完善供水保障格局,继续改善水生态和水环境,促长效治理等。
   总的治水思路是“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四五”期间一些重大工程都将突出“蓄、泄、调”三字真言。发布会提到了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引江济淮工程等,还谋划了一批水系联通、供水 络化工程,并且基于淮河生态经济带战略,启动实施一批水生态保护和治理的重大项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20年10月19日
下一篇 2020年10月1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