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18处水体含汞超标
根据一项评估,吕宋岛(Luzon)和棉兰老岛(Mindanao)至少有五处水体含高浓度汞。该评估研究了汞的普遍程度,以及限制使用汞并排放到自然环境的现行政策。
《菲律宾水俣初步评估》(The Philippine Minamata Initial Assessment) 告指出,全国至少有18个地区疑似受到有毒金属污染,其中包括垃圾填埋场和矿区。
这些地方大多位于使用汞和其他重金属的手工和小型金矿附近或中心地带。
疑似含高浓度汞的水体包括马尼拉大都会区的马尼拉湾以及布拉干省(Bulacan)的梅卡瓦延河(Meycauayan)。
还包括北甘马粦省(Camarines Norte)曼伯佬湾(Mambulao)、达沃地区的鲁曼刚小溪(Lumanggang)和纳博克河(Naboc)。
早些时候,这三处水体都被标记为可能受到重金属污染,而不仅仅是汞污染,因为它们都位于矿区附近。
经查明的重污染地区是巴拉望省(Palawan)普林塞萨港(Puerto Princesa)废弃的巴拉望水银矿,该矿曾生产汞;伊利甘市的(Iligan)Mabuhay乙烯基公司,是氯碱生产商;北甘马粦省和马斯巴特省(Masbate)的采矿和黄金加工厂。
严重依赖采矿的地区省份,如科迪勒拉行政区(Cordillera)和卡拉加(Caraga),也被视为受关注的地区。
2013年10月,时任环境部长的帕耶(Ramon Paje)签署了《水俣公约初步评估》,该公约于2017年生效。然而,菲律宾尚未批准该公约。
法那佐(Farnazo)说:“人类体内的汞没有安全标准”。他指出,汞会在体内积聚,就像一颗定时炸弹。
在Minimata市,那些接触有毒化学物质的人手脚失去知觉,视力、听力障碍和吞咽困难,重症者还会抽搐和死亡。
其次源于垃圾填埋场、废水处理以及其他有意的产品或工艺使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