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革废水是制革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通常动物皮用盐腌或用水浸泡,使其膨润,加石灰、去肉、脱碱,然后用丹宁或铬,鞣制加脂软化,最后染色加工制成皮革。
制革废水中污染物组成复杂,污染物种类繁多、处理难度高,常用处理工艺有生化处理和物化处理等方法。国内制革行业废水通常采用物化处理和生化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此法投资省,运行费用低,能够稳定达标排放。
含硫废水:指制革工艺中采用灰碱法脱毛是产生的浸灰废液及相应的水洗工序废水;
脱脂废水:指在制革及毛皮加工脱脂工序中,采用表面活性剂对生皮油脂进行处理所形成的废液及相应的水洗工序废水。
含铬废水:指在铬鞣及铬复鞣工序中产生的废铬液及相应的水洗工序废水。
综合废水:指制革及皮毛加工企业或集中加工区产生的与生产直接或间接的排往综合废水处理工程内的各种废水的统称(如生产工艺废水、厂区生活污水)
二、几种常用制革工业废水生化处理方式及特点
制革废水经过适当预处理废水中的硫化物、铬等对生化有抑制物质均可以降至要求以内,BOD/COD值约在0.35~0.40左右,生物降解性较好。因此生物处理技术广泛用于制革废水处理。
1.传统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创建于1917年,是利用河川自净原理的人工强化高效处理工艺,已成为有机性污水生物处理的主体。在制革废水的处理中,活性污泥法的应用是相当普遍的,如西德的Wam制革污水处理厂、Lonis Sonwe-izer皮革厂,日本“室”皮革株式会社,国内北京东风制革厂、常州皮革厂、哈尔滨制革厂等采用活性污泥法,该法对生化需氧量去除率在90%以上,化学需氧量在60%-80%之间。色度在50%-90%之间,硫化物在85%-98%之间。传统活性物泥法处理效率高,适用于处理要求高二水质相对稳定的污水,但它要求进水浓度尤其是有抑制物浓度不能高,而制革废水中的硫化物及铬在超过一定浓度时对生化有抑制,同时它不适应冲击负荷,需要高的动力和基建费用。
2.氧化沟:氧化沟法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种。氧化沟处理制革废水,处理效果稳定,操作管理简单,运行成本较低,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氧化沟有多种池型:CARROUSEL型、Orbel型、双沟型、三沟型。江苏南京制革厂、浙江海宁制革厂、湖北十堰制革厂等均采用氧化沟技术,该法对有机物去除率BOD5在95%以上,CODcr在95%,硫化物在99%-100%,悬浮固体75%左右,石油类99%以上。
3.接触氧化:接触氧化法是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之间的生物处理方法。接触氧化法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污泥生成量少,无污泥膨胀,易维护管理,如设计不当,容易产生堵塞。广东江门制革厂,扬州制革厂,采用此法。该法对有机物去除率BOD5在95%左右,COD在92%左右。硫化物在98%左右。
4.双层生物滤池:双层生物滤池是新开发的一种生物处理技术,它省去生物处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二次沉淀池。该法结构简单,高负荷运行。江苏吴江制革厂采用此法。该法对各种污染物的去除率:悬浮固体95%,生化需氧量98%,化学需氧量90%,三价铬96%以上,硫化物96%。
制革废水通过生物降解技术很难将这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分解,这种没有被完全处理好且含有毒素的水没有经过严格控制就被排放到外界环境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必须重视对制革废水的处理。在遵循生态化发展的原则下,所有工业废水都必须先经过适当的处理,当其内部各物质含量达标后才能进行统一的排放。我们必须加强制革废水处理技术的改革和创新,要求水处理技术发展的方向应该为:有利于节能降耗、提高水质、减少污染、简化操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