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变清流——探秘洋湖再生水厂污水“零排放”和资源化利用

制图/李妍

“我以为是一座花园,没想到竟是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市民张云初次“闯入”长沙市岳麓区洋湖湿地科教区内的洋湖再生水厂,看到眼前的美景,一脸的惊讶。

一座污水处理厂何以变身大花园?

“我们在全国首次采用‘MSBR+人工湿地+湿地公园’组合工艺,实现污水零排放和全部再生利用,人工湿地已成为周边居民休闲的好去处,变‘邻避型’污水厂为‘邻利型’生态公园。”湖南先导洋湖再生水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王文明道出了“独门秘籍”。

“2012年8月,洋湖再生水厂一期竣工投入运行,每天来自含浦、坪塘和洋湖3个片区4万吨城市污水通过2条直径达0.8米的污水收集主管 进入水厂,经过粗格栅、细格栅和旋流沉沙池等进行一级物理处理,将水中的垃圾、泥沙去掉,然后再经过MSBR池进行二级生物处理,出口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王文明说,上述处理和传统污水处理厂差不多,关键是那片120亩的人工湿地才使洋湖再生水厂“独步武林”。

沿着蜿蜒的景观河道,来到了绿意浓浓的人工湿地。菖蒲、水葱、风车草、美人蕉……眼前的植物肆意生长。此时,刚刚处理后的水正随着地形的高低走势在植物根部2米深的碎石下流动。

这些水流向何处?

“没有直接排放,而是作为水源补给洋湖湿地公园,真正循环利用,实现污水零排放。”王文明说。

然而,洋湖再生水厂的建设规划曾一波三折。长沙先导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危建新介绍说,洋湖再生水厂刚开始设计为传统污水处理厂,但是要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就可能会面临“能耗高、药耗高、污水再生利用率低、邻避效应明显”4大难题。

据此,长沙市相关市领导指出,洋湖新城片区在长沙两型先导区的核心区内,规划建设要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经过向外界学习和请教,最后,“MSBR+人工湿地+湿地公园”的污水处理方案应运而生。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洋湖再生水厂共安全运行2272天,处理污水7409.67万吨,共回用再生水7409.67万吨,COD减排量8477.52吨,氨氮减排929.79吨,总氮减排756.17吨,总磷减排97.84吨。

城市污水不仅实现了“零排放”,而且还将在这里实现“增值”。

“污水还将变身为供暖不可缺少的宝贝。”王文明颇为自豪地说,目前计划投资约1.2亿元,采用“中水源热泵+冷却塔冷水机组”供能方案,建设能源厂,将可为近100万平方米的居民家里供暖。此外,污水处理厂中的污泥和人工湿地植物的秸秆也将通过建设资源厂得到无害化利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18年11月2日
下一篇 2018年11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