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品质供水,到污水处理,再到自主研发的有机固废绝氧热解碳化技术,云南省绿色环保产业集团旗下的云南水务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水务)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引领发展的理念,一步步茁壮成长起来。核心技术既是云南水务赢得市场的“杀手锏”,也是吸引投资者的底气所在。目前,集团水务板块已授权专利32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31项,发明专利1项;固废板块已授权专利130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116项,软件著作专利4项。
在高品质供水方面,云南水务供水项目采用世界一流且最具技术经济比的CMF连续膜过滤技术,出水水质远优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可将供水水质提高到直饮水标准。与此同时,为提升供水服务管理水平,降低计划性停水及突发停水对用户生活的影响,云南水务采用先进的应急供水设备为用户提供应急供水服务,保障居民用水需求。
在污水处理方面,云南水务采用先进成熟且最具技术经济比的3AMBR膜-生物反应技术处理的污水,出水水质大大优于国家污水处理行业所要求的最高国家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 A 排放标准),在有效降低污水处理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据悉,MBR技术处理的污水水质多项指标达到地表水标准 Ⅳ 类甚至更高标准,“MBR技术处理污水已成功应用于昆明第四,第九、第十水质净化厂(地埋式)提标改造项目,取得了令行业瞩目的效果。”云南省绿色环保产业集团相关人士介绍。
行业领先的污水处理技术,激发了云南水务引入世界先进的水处理膜技术专利,并联合云南融源节能环保产业创业投资基金组建了云南自己的水处理膜企业——云南膜科技公司,填补了云南水处理技术及产品领域的空白,推动云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据了解,云南膜科技引入了北京碧水源花巨资研发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PVDF增强型微/超滤膜、低压反渗透膜以及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落地云南并实现了产业化。该技术攻克了“膜材料研发、膜设备制造和膜应用工艺”三大国际技术难题,是世界上同时拥有上述三项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少数企业之一。其中涉及相关80多项专利,填补国内多项空白,依托MBR污水资源化技术,云南膜科技公司能提供工业废水处理MBR组合工艺技术、微污染地表水处理技术、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的水处理整体技术解决方案。实践表明,云南膜科技公司水处理技术和工艺所处理的水均优于国家标准,云南膜科技公司将结合集团的发展战略,借助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东风,进一步将先进的水污染治理、污水资源化、原水保护技术和产品服务推向全球市场。
云南水务自主研发了多类型有机固废绝氧热解碳化技术,迅速在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引起高度重视。“该项技术具有处理规模灵活,处理垃圾种类广泛等优势。”云南水务研发工程师介绍,研发过程中通对工艺的优化调整解决了如何有效降低二噁英产生量等技术难题,可实现包括生活垃圾、污泥、农林废弃物等在内的有机固废100%资源化、减量化(质量减量化80%以上,体积减量化90%以上)和无害化处置,真正达到了“绿色、环保、循环、低碳”的要求。
基于庞大业务规模及数字化管理战略要求,云南水务整合先进物联传感技术,自主研发打造以数字为驱动“物联+互联”为核心理念的数字化智慧管理系统。系统将信息化、BIM、GIS、AI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于水务、固废处理、城镇环境等综合服务管理领域中,实现精细化动态运行模式与智慧管理系统,实现准确的数据收集,精准的数据分析和智慧化的系统控制,发挥数字化、智慧化等优势,利用我们的技术和智慧平台,实现环境从“治理”到“智理”的智慧转变。根据国家大数据基建建设要求,结合集团发展现状、战略发展规划及业务实际需求,将已有、在建和新建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换,为集团业务提供各项数据支撑。
目前针对农村分散式小型一体化水处理站点智慧运营系统软件已投入运营工作。集团在广东有13个村镇污水项目,总投资额近 80 亿元,业务扩展至广州、揭阳、汕尾、清远、江门、罗定、信宜、徐闻等地,陆续建成的镇区污水处理厂站 112 座,农村污水处理站点约 5000 座,合计水处理规模约 34 万立方米 /日。面对数量小而多、布局散而广的村镇污水处理站点,集团已于 2020 年8月份正式部署智慧农污系统投运,远程监测、远程设置、远程干预、下发指令,都能进行APP或web远程进行操作。后台工程师可在平台将专家分析结合逻辑控制打包下发,大大降低对作业者的基础要求及工作强度,并辅助视频监控,方便监视作业过程及追溯设施设备安全防损,通过手机APP就能实现精准定位,后台自动根据故障特征,提示相关技术人员需携带的维修工具及备件,给出规划合理的路径导航,让技术人员能及时到达现场处置。特别是当前受疫情影响,作业人员出差不便,通过智慧数字化平台的搭建,既不会受疫情影响项目进展,又能保证作业人员职业健康安全,平台的作用被最大化得以体现。分散式智慧农污运营管理系统的投运和价值体现,标志着云南水务向致力打造的物联 + 互联 的数字智能环保企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未来,云南省绿色环保产业集团将继续秉承技术创新引领发展的理念,结合云南省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全面参与云南省高效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先进环保产业,研发新技术,取得新成绩。
云南省绿色环保产业集团将在云南水务已开展的新能源锂离子电池循环再利用业务的基础上,继续在电池设计阶段按照电池的应用场景预先考虑梯次、回收、循环再利用,从电池的生产阶段开始预先绑定电池的回收、梯次利用、原材料循环再利用的服务,寻求政策支持组建运营云南省新能源动力电池信息化管理中心,在省内打造动力电池集中处置循环再利用中心。服务于城市绿色出行领域,城市绿色能源开发及回收再利用,打造一流的城市绿色出行、绿色能源利用以及运营的综合服务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