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逛过华润万家超市了?一个月?半年?还是一两年?时间跨度有多长,华润万家老板的心就有多凉。
近日,一桩股权转让的交易,让华润万家的凉意来得更猛烈了一些。
据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 站披露,陕西华润万家生活超市(以下简称陕西华润万家)搞了个“大甩卖”,将旗下青海华润万家的股权全部出让。这意味着,随着巨额亏损,业绩下滑,华润万家在西北地区的大本营也岌岌可危了。
商业的江湖风云,起起落落。
曾几何时,如秋风扫落叶一般,陕西华润万家豪横地将人人乐、家乐福,赶出了陕西市场,从此稳坐零售业头把交椅。如今,其引以为豪的零售门店,又被明星直播带货、社区线上团购打得晕头转向。
真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卖身”背后的隐情
华润万家对于西安人来说,并不陌生。2007年,华润万家进入西安兼并家世界11家分店。13年来,华润万家成了大型商超的代名词。也是西安人生活里必不可少的生活场景。甚至在购买新房时,“附近有没有华润万家超市”,成为周边配套是否成熟的重要指标之一。
据企查查显示,陕西华润万家成立于2003年,法人代表为徐健,负责包括甘肃、青海、陕西等整个西北地区的运营。青海华润万家成立于2008年,属于陕西华润万家的全资控股公司。
据公布数据显示,青海华润万家2019年营收1.02亿,净亏损1157万元,公司净资产4272万元。到2020年第一季度结束,公司营业亏损281.2万元,资产总计1646.4万元,所有者权益3990.6万元,营业收入2947万元,负债总计2,344.10万元。
惨淡的数据之下,拖垮了陕西华润万家的整体业绩,主动抛弃青海,也是为了减轻企业的债务压力。只不过,这也意味着,华润万家永远失去了青海市场,长久以来的布局终成泡影。
曾经,华润万家堪称中国零售业的“收购王”。从收购华南地区的万方、万佳开始,一发不可收。
收购苏果、慈客隆、永安进入华东;收购月坛、家世界进入华北;收购爱家进入西北;收购江西洪客隆进入西南;收购英国TESCO(乐购)完成零售史上最大的并购案。短短15年左右时间,华润一举成为中国零售业超市一哥。
华润万家以“买买买”的节奏,迅速坐稳了中国超市连锁百强第一的位置。而且还是唯一一个“千亿规模”的超市。
不过,这一切,在2019年打上了休止符。
可以说,当初华润万家买得多么“豪横”,如今卖得就有多么“凄凉”。
其实,这已不是华润万家第一次“卖身”了。公开资料显示,由于亏损严重,华润万家不得不收缩战线,被迫退出山东、天津、北京市场。
华润万家赢了所有对手,但最终输给了时代。
传统商超末日来临?
其实,也并非华润万家的日子不好过,所有实体店的日子都难熬。过去一年,受经济环境、消费场景等多种因素影响,零售企业增长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
相信做实体店的老板们,还未从2019年的关店潮阴影中走出来。
1月,窝窝头便利店桂林4家门店倒闭;物廉美超市西安店关门;
2月,华润万家拱北店关门(暂时),全时便利店被卖关门;
3月,郑州豫便利关门,华润万家沈阳塔湾店闭店,襄阳长虹北路广场店关门;沃尔玛青岛台东店关门;
4月,华润万家沈阳广宜店关门;
……
若将连锁百强榜单中统计的销售数据、门店数量这两项指标逐一梳理,新世界百货、重庆商社、家乐福中国、大商股份、文峰大世界、迪信通、茂业国际、百盛集团、京客隆、卜蜂莲花、首商集团、新世界百货、友谊阿波罗、新华都、供销大集、新疆友好、新星集团、十堰新合作超市、通程控股等19家企业在2019年销售和门店同时出现下降。
在2019年中国连锁百强中,注册地在陕西的供销大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在第80位。供销大集去年销售582937万元(含税,取自年 营收),同比下降64.4%;门店总数157个,同比下降33.2%。销售下降也对位次形成影响,2018年连锁百强中,供销大集排第41位。
2020年已过去一半,实体店倒闭潮还在继续,关店的速度将比2019年会更加疯狂。
如此严峻的实体零售的寒冬,让零售行业从业者们不寒而栗。
“直播带货”让商超无路可退?
而另一头,是直播带货掀起的一波小高潮。
6月6日晚,演员刘涛淘宝直播带货,下单金额超2.2亿元,再创明星直播纪录。这是刘涛从5月“入职”阿里以来的第四场直播。此前的三场直播,场场成交破亿元。展现了明星直播带货的“强劲实力”。
在同一天,北京消费季正式开启。第一场直播带货活动,央视主持人康辉、撒贝宁、尼格买提、朱广权、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春妮在京东直播上带货超过13.9亿元。
在全民直播汹涌的浪潮下,再保守的老板都开始坐不住了。
继罗永浩直播带货创下“3小时成交1.7亿元”的纪录之后,曾宣布“依然坚持线下”的董明珠,在6月1日晚8点走进了抖音直播间,并一举创下“成交额达65.4亿元”的恐怖纪录。
也就是说,董明珠一次直播带货,相当于格力电器所有门店第一季度的营收。
今年以来,直播带货在CEO间成为流行,大佬阵容已经远超一季度统计的40位。
对于华润万家等商超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从新零售崛起以来,零售体系的变化在不断被加剧。盒马鲜生、超级物种、京东到家等不断崛起,让消费者有了更多可以选择的空间,感受到更多的便利和新鲜感。
真正被淘汰的是依旧躺在过去的荣誉和模式之下,仍然在死守的企业。在不断变换的市场中,每一家企业都有自己的选择,更多的引流手段和吸引消费者的方法。
如今,地摊经济、直播带货等新玩法,又让奄奄一息的实体零售店,顿生一种“生无可恋”之感。
有业内人士表示,华润万家这几年坚持布局城市商业中心,然而,市民消费习惯已经改变,去购物中心采购日用品的越来越少了。在 店选购或者社区团购成为一种时尚。许多实体店沦为了“蹭空调,蹭WIFI的地方”。而高昂的人工,房租,让实体店入不敷出。
开门即赔钱,华润万家只有关掉一扇又一扇门,祈求上帝能给它开启一扇窗。
除了“瘦身”以外,华润万家最近还被曝管理架构调整,压缩管理层级。据一位华润万家内部人士表示,以前华润万家是总部——业务单元——省级公司——门店这样的架构,而现在准备去掉中间的业务单元这个层级,省级公司将直接向总部汇 。
然而,在新零售的冲击之下,华润万家似乎毫无还手之力,衰落已成必然,华润万家的结局我们无从得知。但高层的焦虑、门店的萧条是不争的事实。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有永远的强者。如果跟不上时代的脚步,那么,曾经爬得有多高,跌下来时就会有多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