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厂二级处理工艺比选论证

整体工艺方案比选

选择两个二级处理工艺进行工艺比选论证。

  • 方案一:以氧化沟为主的二级处理工艺;
  • 方案二:以A2O工艺为主的二级处理工艺;
  • 方案一:针对本工程污水收集区域的排水水质和水量的现状及发展和变化趋势,结合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采用一级A标准,污水处理厂推荐采用“气浮池+氧化沟+D型滤池+接触消毒”的工艺,其流程框图如下:

    方案一工艺流程简图

    方案二:针对本工程污水收集区域的排水水质和水量的现状及发展和变化趋势,结合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采用一级A标准,污水处理厂推荐采用“预处理+水解酸化+AAO生化+二沉淀+高效沉淀池+气水反冲洗滤池+臭氧高级氧化+二氧化氯消毒”的工艺,其流程框图如下:

    方案二工艺流程简图

    方案一及方案二近期主要设备建构筑物一览表见下表。

    方案一氧化沟工艺主要建、构筑物表

    编号

    名称

    尺寸LxBxH (m)

    结构形式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污水提升泵房

    A×B=9.6×17.0m

    H总=9.2-15.9Mrec

    钢筋砼

    1

    上部框架

    3

    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

    A×B=6.3× 22.3m

    H渠=3.10m

    架空4.00m

    钢筋砼

    1

    分3格

    架空3.0m

    5

    事故调节池

    A×B=41.4×41.5m

    H =6.0m

    钢筋砼

    1

    每组分2格

    6

    絮凝气浮池

    A×B=31.6×10.8m

    H =6.2m

    钢筋砼

    1

    7

    氧化沟

    A×B=33.0×57.0m

    H =5.0m

    钢筋砼

    1

    8

    高效沉淀池

    LxBxH=15.5×13.3×7.65m

    钢筋砼+框架

    2

    每座分2格

    9

    D型滤池

    A×B=18.02×13.74m

    H =4.0m

    钢筋砼

    1

    13

    臭氧接触池

    A×B=27.0×8.0m,H=7.7m

    钢筋砼

    1

    内分2格

    14

    出水明渠

    A×B=1.5×21.0m

    H=1.4m

    钢筋砼

    1

    15

    尾水泵房+配电房

    A×B=12.0×34.0m

    H=5~9.0m

    钢筋砼

    1

    16

    污泥回流泵房

    A×B=6.0×12.4m

    H=4.9m

    钢筋砼

    1

    17

    加药间

    A×B=19.2×6.6m

    H=5.0~8.0m

    框架

    1

    18

    变配电间

    A×B=22.5×6.0

    H=4.5m

    框架

    1

    19

    贮泥池

    AxB=4.3×8.85,H=4.5m

    钢筋砼

    1

    分2格

    20

    污泥脱水间

    A×B=12.0×34.0m

    H=5~9.0m

    框架

    1

    含泥棚

    21

    反冲洗泵房

    A×B=18.2×10.2m

    H=3.5~7.6m

    框架

    2

    24

    综合楼

    F=960m2

    框架

    1

    26

    机修仓库

    F=159m2

    框架

    1

    27

    门卫

    32 m2

    砖混

    1

    28

    围墙

    H=2.4m

    砖砌

    2000

    方案二AAO工艺主要建、构筑物表

    序号

    构筑物名称

    规格

    结构形式

    数量

    单位

    备注

    一阶段

    二阶段

    1

    粗格栅间及污水提升泵房

    地下:LxBxH=7.9×4.1×8.9+4.6×7.8×11.0m

    地上:L×B×H=4.6×8.3×4.05m

    钢筋砼

    框架

    1

    /

    土建按照远期规模设计

    2

    细格栅渠

    L×B×H=14.6×2.9×1.8~5.70m

    钢筋砼

    1

    /

    合建,土建按照远期规模设计

    3

    旋流沉砂池

    ?2.35m

    设备

    2

    /

    4

    调节池及事故池

    LxBxH=40.5×19.50×5.50m

    钢筋砼

    1

    /

    5

    水解酸化池

    LxBxH=17.60×20.6×8.5m

    钢筋砼

    1

    1

    6

    改良AAO池

    LxBxH=36.80×20.2×6.8m

    钢筋砼

    1

    1

    (含污泥回流泵井)

    7

    二沉池

    LxBxH=24.0×20.0×4.5m

    钢筋砼

    1

    1

    8

    高效沉淀池

    LxBxH=15.5×12.8×7.65m

    钢筋砼

    1

    /

    近期共1座

    9

    气水反冲洗滤池

    LxBxH=19.2×13.4×7.8m

    钢筋砼

    1

    /

    近期共1座

    10

    反冲洗泵房

    LxBxH=19.2×12.9×6.0m

    钢筋砼

    框架

    1

    /

    土建按照远期规模设计,

    设备分阶段安装

    11

    臭氧接触池

    LxBxH=21.7×15.2×6.5m

    钢筋砼

    1

    /

    土建按照远期规模设计,

    设备分阶段安装

    12

    臭氧车间

    LxBxH=20.0×12.0x8.0m

    框架

    1

    /

    13

    纯氧储罐

    ?=2.2m

    1

    /

    14

    吸水井及出水明渠

    LxBxH=15.0×4.0x6.9m

    钢筋砼

    1

    /

    15

    尾水泵房+配电间

    LxBxH=30.5×12.4×4.5m

    钢筋砼

    框架

    1

    /

    土建按照远期规模设计,

    设备分阶段安装

    16

    贮泥池

    LxBxH=4.0×3.5×3.5m

    钢筋砼

    1

    /

    17

    综合楼

    LxB=30.0×20.0m 共三层

    框架

    1

    /

    18

    污泥脱水间

    LxBxH=29.5×10.0x4.8/7.5m

    框架

    1

    /

    土建按照远期规模设计,

    设备分阶段安装

    19

    加氯加药间

    LxBxH=28.8×8.4×4.5m

    框架

    1

    /

    土建按照远期规模设计,

    设备分阶段安装

    20

    鼓风机房及配电间

    LxBxH=27.7×6.6×7.5m

    框架

    1

    /

    土建按照远期规模设计,

    设备分阶段安装

    21

    生物除臭站

    设备基础:LxB=21.0×11.0m

    1

    /

    22

    出水在线监测及废液收集间

    LxBxH=8.0×3.9×3.3m

    框架

    1

    /

    土建按照远期规模设计

    23

    机修间及仓库

    LxBxH=34.0×8.0x7.5m

    框架

    1

    /

    土建按照远期规模设计

    24

    进水在线监测房

    LxBxH=4.0×4.5×3.3m

    框架

    1

    /

    土建按照远期规模设计

    25

    应急排放处理设备

    设备基础尺寸:LxB=40.5×17.5m

    1

    /

    包含洗焦装置及配套设备

    投资及运行成本分析

    根据方案设计情况,从投资、成本方面对两个方案进行比较,汇总情况见下表。

    工程方案汇总表

    比选方案

    方案一:氧化沟方案

    方案二: AAO方案

    工程投资

    约15300.00万元

    约13300.00万元

    用地面积

    约50亩

    约50亩

    主要优点

    1.在设计水质的前提下,出水能满足排放标准。

    2.采用表面曝气系统,省略了鼓风机房,管理简单。

    3.自动化系统较方案二简单。

    4.总水头损失较小,能耗低。

    5.出水水质稳定

    1.在设计水质的前提下,出水能满足排放标准。

    2.采用微孔曝气系统,氧转移效率高。

    3、出水水质稳定。

    4、总工程费用较方案一低。

    5、占地面积较方案一低。

    主要缺点

    1.沟内水流流速不均,易造成污泥沉积问题。

    2、总工程费用较方案二高。

    3、占地面积较方案二高。

    1.自动化系统较方案一复杂。

    2、设备要求高,维护费用较高。

    3、总水头损失较大,污水提升的能耗高。

    综上所述,方案二由于具有工程费用低、能适应原水水质的冲击、出水水质稳定、占地面积小、节约能耗的优点。故推荐采用方案二,即:以“预处理+水解酸化+AAO生化+二沉淀+高效沉淀池+气水反冲洗滤池+臭氧高级氧化+接触池”的主要工艺,出水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污泥脱水采用板框压滤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22年7月13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