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阿里云的一名算法工程师,张茂灵已经和数据打了五年交道。这一次,他做了一件很酷的事——给垃圾焚烧厂写了个算法,用AI管理1000度的垃圾焚烧炉。
垃圾焚烧发电是目前最有效、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但焚烧过程对工人的要求特别高。在佛山瀚蓝绿电,张茂灵和同事们用3个月的时间梳理了100多个熟练操作工的经验,建立算法模型,可实时计算与分析,预测垃圾燃烧后蒸汽变化曲线,推荐最佳进料操作。
这锅炉就像人的胃,吃得不对就会消化不良、胃胀气。张茂灵的这套算法能让锅炉烧得更舒服,胃不胀了,安全和效率也能兼顾。采用AI辅助后,锅炉的稳定性提升了23%。
张茂灵原本以为锅炉工是个体力活,没想到竟然这么有技术含量,一个经验丰富的操作工要看上百个参数,根据经验来判断什么时候进料、送风。一开始,工程师们都被这样的阵势给吓到了。
因为每天都和垃圾打交道,张茂灵基本都穿黑色T恤下车间,他的秘诀是:”黑的不容易脏,就不容易被老婆骂”。有一段时间,他还被同事们称为圾哥,垃圾的圾。
只见宽5米、高3米的的机械抓手缓缓落下,像菜刀一样锃亮的5个爪子一头扎进垃圾山中,四辆特斯拉重量的垃圾被拎了起来,准备放进1000度的焚烧炉里。基于前面几次投喂的焚烧情况,AI已经算好了这一抓的燃烧值,这样的结果是长寿的锅炉能吃掉更多垃圾,气体排放也更环保。
虽然垃圾分类很难,但烧垃圾的“老”师傅更缺,这个行业得有十年八年的经验。“算法解决了人经验传承的问题,年轻员工也能烧出老师傅的感觉。”张茂灵说。
经验如果能像计算机程序一样复制,那人类的垃圾之战就多了一份胜率。张茂灵说,看着那些操作几吨重机械臂的操作工人,能帮助他们减轻负担,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