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本市环境状况公 公布,空气中污染物以PM2.5为主
昨天,市环保局公布了《2014年大连市环境状况公 》。《公 》显示,2014年,本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按照空气质量指数(AQI)评价,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82天,优良率为77.3%;全市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各项评价指标均符合地表水Ⅲ类标准;河流水质以Ⅰ、Ⅱ类为主;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声环境质量、电磁辐射水平保持稳定。
1.空气质量
优良率高于全国74个城市
2014年,大连市进一步加大污染减排力度,持续加强大气、水、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及环境执法监督,坚持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
2014年,本市10个国控点位继续按照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开展监测,并按《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公开发布空气质量日 、预 和实时 。监测结果表明,全年市区空气质量优的天数为69天,良的天数为213天,优良率达到77.3%,高于全国74个城市平均优良率11.3个百分点。
各测点中双D港点位污染天数所占比例最小(14.8%),空气质量最好;甘井子点位污染天数所占比例最大(35.9%),空气质量最差。市区空气中污染物以PM2.5为主。
2014年,大连城市空气质量在全国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各月排名中位列第2~9位,在全国第一批执行新标准的74个城市各月排名中位列第8~44位。
■具体做法
综合施治严控扬尘污染
2014年是本市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第二干旱年,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通过实施蓝天工程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空气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市区细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均与上年基本持平,自然降尘量比上年有所下降,二氧化硫浓度持续呈下降趋势,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水碗水质
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
《公 》显示,去年,本市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持续达标,近岸海域以一、二类水质为主,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
■具体做法
实施围 封闭150余公里
为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十二五”期间,市政府批准实施了《大连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办法》、《大连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大连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2012-2020年)》,并投入资金2600余万元,开展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勘界立标工作,共设立界标、宣传牌、交通警示牌等各类饮用水源保护标志1291处,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此基础上,实施了一系列饮用水源保护工程。对碧流河水库、英那河水库、北大河水库、洼子店水库一级保护区实施围 封闭150余公里;10个涉水源地乡镇(街道)建成污水处理厂或接入市政管 ,8个涉水源地乡镇已建成垃圾收集转运体系;积极推进碧流河、英那河上游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岫岩县新甸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已建成。
本市碧流河水库已纳入国家 《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范围内,获得中央专项资金2200万,目前正在开展碧流河水库湿地建设、碧流河水库实时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英那河水库一级保护区围 封闭、塔岭金矿尾矿治理、饮用水源应急预警系统建设等工作。
3.海洋环境
污染物排海总量逐年下降
《公 》显示,目前,中心城区入海排污口总数相比2010年下降近50%,企业直排口基本实现达标排放。
■具体做法
全市已建成29座污水处理厂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