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余辆三轮车、大型中转车、湿式保洁车,全天候穿行于1616平方公里、847个行政村、100余处垃圾中转站、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站之间。在这么大的范围内,怎样才能使人员、车辆、机械有序高效运行,确保实现“户集、村运、镇中转、市处理”的管理目标,取得“即时打扫,全天保洁”的实际效果?“智慧云平台”给邹城城乡环卫一体化安上了监督管理的“千里眼”。
“智慧监管云平台”包含“邹城区域、垃圾站列表、车辆管理、人员管理”等6大模块;每个大模块又各自包含不同的中模块;每个中模块同样各自包含不同的小模块。比如“垃圾站列表”大模块中包含“中转站、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站”等多个中模块;“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站”中模块又包含“设备管理、称重统计、每月用电量统计、每日用电量统计、每小时用电量统计”等多个小模块。同样的,在“车辆管理”模块中,“车辆在哪里行驶、车门关没关、时速是多少、耗油量合理不合理”等等,很多意想不到的数据和状态都能通过相应的模块一目了然地显示出来。
点开智慧监管云平台的“垃圾站列表”模块可看到:“太平镇垃圾资源化利用站”;位置:邹城市S342(兴平路、石佳花园内);总进垃圾量:21727.35,总出肥料量:5190.65;今日进垃圾量:141.72,今日出肥料量:109.21;总用电量:4793.18。
不仅能准确无误地看到这些数据,还能通过视频清晰地看到环卫工人分拣垃圾的场景。“如果因垃圾分拣不合格、比如输入机械里的垃圾有砖块石头之类的东西,就有可能导致机器设备出故障。出现这种情况,只要调取视频,就能很容易地查找出责任人来。” 市市容环境保护中心副主任白向华一边演示,一边解说:“有了垃圾进量和肥料出量,既提高了垃圾分类的精细化,同时也避免了机械空转、出工不出力。比如说:进的垃圾多,出的肥料少,两者不成比例,那说明入站的垃圾分类不符合要求;如果垃圾进量不多,但耗电量高,那说明机械空转。”
点开智慧监管云平台“车辆管理”模块同样可以看到:序号521;车牌号鲁H90J73;位置35.404916,116.782032;速度12.00公里/小时;里程39.10/12964.80;油量123.20升;状态:ACC开启,行驶,门1关,门2关,门3关……笔者对这些数字中的“里程39.10/12964.80;油量123.20升”提出疑问。“由于载重量不同、行驶的路况不同。即使是同一型号同一年限的车,耗油量也不可能完全一样。即便是载重量相同、行驶的路况相同,车的型号和车况也相同,不同的驾驶员驾驶,耗油量也不尽相同。因为,耗油量除了以上因素外,还受驾驶技术的影响和制约。”白向华解释说:“‘智慧监管云平台’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智慧监管云平台’监管耗油量的关键点是,一旦出现油箱损毁大量漏油或者因其他因素从油箱中快速出油的情况时,平台会自动 警,主要还是控制油的‘跑冒滴漏’!”
“智慧监管云平台”不仅实现了全市环卫一体化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同时还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白向华表示:“我们算过一笔账,如果靠人工监督管理,全市16个镇街,不算城区,至少也必须需要16辆监督管理车,加上16个司机、16名监督管理人员。一年下来,连人员工资、办公场所、办公座椅电脑、车辆耗油维修、车辆停放场地,这些费用至少35万元。‘智慧监管云平台’可是一次投资,常年受益,可以说是一劳永逸。”
(邹城发布)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