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探索“司法、行政、技术、标准”相结合的版权保护新模式

与会嘉宾认为,中国在探索司法、行政、技术和标准相结合的版权保护新模式,建立版权保护行业技术规则方面,逐渐形成了自身特色。

“司法保护+行政保护”双轨并行

随着互联 使用者数量不断增加、 络作品应用不断丰富,中国数字经济整体规模快速增长, 络成为版权保护主战场。但是, 络侵权呈现出片段化、阶段化、分散化、规模化的特点, 络侵权形成产业链、跨境侵权行为多发等问题,也使互联 版权保护面临重大难题。

“中国施行版权保护的双轨制,司法保护和行政保护并行,这种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富有成效。”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局副局长赵秀玲在论坛上介绍。

在版权司法保护层面,为进一步统一知识产权案件裁判标准、加大司法保护力度,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知识产权法庭,部分地区还专门成立了知识产权法院、互联 法院,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据北京互联 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综合审判一庭庭长卢正新介绍,2019年受理案件41000多件,其中16%涉及到 络版权。

在版权行政保护层面,国家版权局联动相关部门持续15年开展“剑 行动”,针对 络视频、 络音乐、 络文学、 络新闻转载等领域,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专项整治。迄今,依法关闭侵权盗版 站6266个, 络版权侵权现象得到遏制,社会公众的版权保护意识也在大幅提升。

赵秀玲指出,未来将继续立足中国国情,着眼于解决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进一步完善 络环境下版权保护的相关规定,加大对侵权盗版行为的惩罚力度。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西尔维·福尔班表示,中国政府为了应对数字技术的变化和挑战,采取了各种措施和举措,制定和加强了国家版权政策和制度框架。也希望各会员国、各国政府及有关利益主体共同努力,共建一个平衡、创新的版权制度体系。

应对5G时代挑战 运用创新技术助力版权保护

双轨并行的管理机制不断改善着我国的版权生态,但同时,侵权盗版也会随着技术的进展不断进行形态的演变。而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 速的大幅提升或可导致侵权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

以互联 研究机构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 络文学版权保护白皮书》数据为例,依靠专业的团队运营,对 络文学作品几乎可以“秒盗”,一年时间,盗版行为就可造成行业损失近百亿元。

技术变革催生了版权产业新业态和新融合,近年来,依托移动互联 的短视频、直播、电竞等垂直领域兴起,使得 络已成为版权保护主战场。如何运用创新技术,探索版权保护新路径,成为论坛上的热议话题。

“防止侵权盗版,应学会运用技术的力量,阿里在开发防盗链技术上投入非常大。”在12月2日成都举行的国际数字版权交易论坛上,阿里大文娱法务总监李巍举例,近日,旗下视频 站的一部热播剧,在前五集未使用DRM措施(数字版权管理,全称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的情况下,十分钟后就出现了盗版,使用该技术后两个小时以上才监测到盗版行为。

对于影视作品的版权保护,腾讯集团副总裁、副总法律顾问江波表示,可以运用企业自主研发的防盗链、视频基因比对、安全云库侵权 站屏蔽等新技术,实现对知识产权全天候、全 、全平台的侵权监测,快速准确的侵权排查,及时有效的技术打击。

“剑 2019”专项行动就针对传播盗版影视作品的行为开展了重点整治,规范院线电影版权秩序。据腾讯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腾讯安全云技术团队配合国家版权局,通过安全云底层技术,对盗版的小 站进行屏蔽,阻断访问盗版 址总量达到1.9亿次。

江波认为,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为知识产权事业提供“新引擎”的同时,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模式。随着这些创新技术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深度融合,利用技术对抗侵权的经验在实践中将不断成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19年12月3日
下一篇 2019年12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