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说: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但真正成功的人,秘诀是在商机来临前就已经站在了“起风口”。别让贫穷限制你的想象!!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但其实早在1月31日,该条例就已经通过并向社会公示了。
五个月的公示期中,相比无动于衷的大多数,以及还在为垃圾分类准备逃离北上广深的时候有些人,一小撮人早早就已经开始行动了。
家用双分类垃圾桶
这几天,对垃圾分类最感恩的一定是卖垃圾桶的淘宝卖家了。各种垃圾桶销量大涨500%,不管是家用的双分类垃圾桶,还是市政环卫垃圾桶,厨余垃圾桶等,卖到断货的商家甚至开始限购,工厂上百个工人24小时不停机轮班生产,但依然没法满足雪花一样源源不断飞来的订单,有人一天就接了2000万的单子。
这还只是“普通玩家”——能做到干湿分类,为你省一道分类工序的垃圾桶,早已卖到了188元还供不应求。
据说自从厨余垃圾要分类,可以直接粉碎剩菜骨头、冲进下水道的垃圾粉碎机1600元也立刻卖断货。
实际上,垃圾分类一直是一个非常大且尚未开发的市场。
根据百度搜索指数显示,6月份“分类垃圾桶”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5204%以上,环比增长了1085%,而“塑料垃圾桶”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了3097%,环比增长947950%
东方证券的最新 告显示,上海目前的垃圾分类模式能孕育出75.56亿市场规模,而一旦普及到全国,市场规模将超过1960亿元。未来10年将达到惊人的4000亿。
意识到商机的人早已不再抱怨,而开始抢占这块“大蛋糕”了。
根据“天眼查”,6月下旬至今国内新增垃圾分类注册公司70家。小到帮你辨别垃圾类别的小程序,大到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的生产线,都焕发了新一波生机。
而且,新注册的公司也不局限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全国率先实行垃圾分类的46个城市,都是新公司注册的集中地。
最近也有上海 友分享,社区大妈和送餐小哥开启了代分类业务,生意好到要用地图软件安排收垃圾的时间和地点。
以前是“不好好学习以后只能去捡垃圾”,现在反而捡垃圾的成了人生赢家。
友预测,未来将会是“分类宝”、“扔了么”的天下。现实中,也已经有“小黄狗”、“支付宝易代扔”等提供回收员上门的服务,各种分类指南也在不断更新。
比如很多指南已经支持智能拍照识别。拿起手边的茶杯拍个照,不仅能get它是什么垃圾的本性,还能“举一反三”获知不同材质杯子的分类。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查不到。
在日新月异的年代里,想象力和行动力就是财富。
垃圾分类正式实行不到一周,阿里巴巴就推出了自己的“环保指南”,旗下各个应用都狠狠蹭了一波热点:
天猫精灵可以识别“你是什么垃圾”,淘宝顺势推荐“最受欢迎的垃圾桶”。
当我们还沉浸在吐槽中无法自拔时,“爸爸们”已经用“垃圾分类矩阵”包围了大家。
过往的经验也验证着,新变化出现时“心思活络”顺势而为的人,往往是最终的赢家。
环卫分类垃圾桶
而这个过程中,“大神”们和“吐槽者”的速度相差非常大。前者永远习惯主动出击,后者只是被动接受。
甚至在接受前,吐槽者们也一直抱着侥幸心理,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乐观主义偏差”。
知乎上有人举过一个例子:
一个交警分享,每次查酒驾永远不会无功而返。因为总有喝了酒的人心里会想:路上有这么多车,怎么会倒霉到就查我?
当大多数人都觉得“倒霉的可能不是我”时,成功者已经在考虑“如果我倒霉了要怎么办”。
悲观主义并非一无是处,新趋势前它不仅是一种提前预警,更能提高主动出击,化危机为机会的可能性。
换言之,凭借垃圾分类净赚百万的人内心可能也对楼下的四个垃圾桶恨得牙痒痒,但是恨归恨,钱还是要赚的。
吐槽抱怨不可耻但无用,主动出击才是硬道理;不要做语言上的奴隶,要做行动上的巨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