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章叔岩,是因为他是鹿爸爸,和同事们一起守护着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的梅花鹿。
其实他们总能发现生活中有趣的一面,会记录下巡护中的点点滴滴,也许是山间的一只昆虫,可能是路边偶遇的一条蛇,或者是一群做公益的城市客人。
尤其在章叔岩的镜头里,能看到很多日常,这一次,他分享的是昌化镇一座公厕。
他说,“昌化镇公共城市,老年人有温度的如厕,太棒了。”
章叔岩镜头下出现了一个智能马桶,这个专门为老年人和残疾人士准备的坐便器,不仅有扶手,使用起来很方便,在冬天,也是相当温暖了。
这也是全镇“最智慧”的公共厕所。
在大门口,有便携式售货机和精致靓丽的墙绘文化,让第一次来到这里的“城里人”不禁发出疑问,真的是在距离杭州市中心近一百公里的小镇?
走进公共厕所,在门口的是会屏幕上,村民和游客们不仅能看到是否有空闲厕位,还可以实时了解厕所全天候的空气质量及每日的客流量、满意度评价情况。
“别看这个厕所小,它可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颜值还挺高。”每隔一段时间,公厕管理员徐渭滨按时来到南门弄公厕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并对四周环境进行保洁。
徐渭滨说,参加环卫工作28年,南门弄公厕是他见过最“内外兼修”的公厕。
“经过改造提升,这个公厕的智慧化程度有了很大提升,不少第一次来如厕的人会有点‘手足无措’。”徐渭滨介绍。
就拿洗手池来说,公厕的洗手池采取无接触式,分设泡沫口、出水口、吹风口三挡,只要把手放在感应口下方,即可顺利出水、烘干。“以前最怕用手扭的水龙头,如厕者开启后不关上,导致大量自来水被浪费。如今采用感应式水龙头,既安全又环保。”徐渭滨笑着说。
在干净整洁的大厅里,有音乐相伴。
公厕位于昌化镇集镇的核心地段,车流量大,来来往往的游客较多,在后续的管理中,如何高效的“运营”成了不小的难题。今年,昌化镇在“厕所革命”的基础上,对南门弄公厕的硬件设施进行了再升级。
章叔岩口中“想得这么周到的厕所,让大家用得如此舒坦”就是“人性化”在这个公厕在提升过程中,着重被考量的因素。
“除了无接触式洗手池,我们还在公厕内安装了手机免费充电桩、人脸识别出纸口等设备,并增设一间无障碍第三卫生间,更有科技感,也更便民。”昌化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无障碍第三卫生间内,设有警 按钮,能够第一时间处理突发事件;在女厕内,加装了可折叠多功能台,便于母婴护理。
“‘小厕所’里反映的是‘大民生’,公共厕所也是展现城镇形象的重要窗口,现在,无接触式如厕已深入人心,村民、游客的文明素质也有了显著提升。”昌化镇相关负责人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