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桂林保卫战八百壮士殉难处:青山埋忠骨 血铸山河浩气存

中新社桂林9月4日电 题:探访桂林保卫战八百壮士殉难处:青山埋忠骨 血铸山河浩气存

秋日正午,位于广西桂林市七星景区内普陀山腰的博望坪,三将军殉职纪念塔和八百壮士墓屹立在一派葱茏之中,庄严肃穆。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日前该处被中国国务院纳入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图为七星岩后洞口因当年日军炮击留下的碎石痕迹。陈冠言 摄

七星岩发育于距今100多万年的钟乳石石笋、石柱,自隋代以来便是游客观光胜地。这里既是桂林山水中的溶洞代表,也是76年前桂林保卫战,800多名抗战壮士宁死不降的魂归之处。

图为景区工作人员拜祭八百壮士墓。 陈冠言 摄

桂林保卫战是豫湘桂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1944年10月28日日军发动主攻至11月10日桂林沦陷而告终,守城将士在外无援兵、内无补充的情况下,面对数倍强敌,孤军奋战,英勇抗击。

图为七星岩内江山多娇景点。陈冠言 摄

今年已是百岁高龄的黄海潮是桂林保卫战“八百壮士”幸存者之一。时隔70余年,回忆起此战役,时任131师391团输送连后勤排长的黄海潮骄傲地说,“当时日军对七星岩洞里的军人恐吓利诱,但没有一个中国军人出来投降。”

老人至今记得当年在洞内听到三声巨响,“砰砰砰,响了三声,我就以为是日本人投手榴弹冲进来了,后来才知道是放毒气弹。”顷刻之间,七星岩里不屈的枪声戛然而止。

1945年桂林光复后,政府组织清洁队、工程队进到七星岩中开展近三个月的收殓,共找到因日军毒气致死的抗日将士遗骸823具,公葬于博望坪之巅八百壮士墓内。

与八百壮士墓相邻的三将军殉职纪念塔,则是为纪念时任桂林城防司令部参谋长陈济桓、陆军第131师师长阚维雍、陆军第31军参谋长吕旃蒙在桂林保卫战中殉职而立。

翻阅史料,后人亦可从三位殉职将领在与亲友的“诀别”书信中,看出桂林保卫战之惨烈,中华民族抗战之决心。陈济桓在一封家书上写道:“吾无以 国,惟有五尺长躯耳,桂林存我存,桂林亡我亦亡,吾意已决,不成功便成仁。”阚维雍在给其妻的信中说:“不成功便成仁,总要与日寇大厮杀一场也。”吕旃蒙安慰爱人,“当兵不怕死,怕死不当兵,这是一个军人的气派!”

2014年9月,中国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陈济桓、阚维雍、吕旃蒙三位将军之名赫然在列。

桂林市七星景区导游班班长刘莉称,每年清明节、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都会有游客和市民自发前来进行祭奠。“他们为抗战胜利付出了年轻的生命,值得我们铭记。”

“我们重拾桂林保卫战这段血色的记忆,是为了珍藏一段历史,为了传承民族的精神与骨气。只有牢记战争给祖国、给先辈造成的创痛,眼前的这片风景才会永远美丽。”钟毅说。

走入七星岩,溶洞中部钟乳石与地下暗河形成的景点“江山多娇”,与后洞口因当年日军炮击留下的碎石痕迹,仿佛时刻在告诫人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