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环卫工人日,腾讯公益在深圳上线环卫工人“爱心餐计划”,全市6万余名环卫工人,每周一顿1分钱吃饭。
这一暖心的事登上热搜后, 友纷纷叫好,也有不少 友道出了环卫工人的辛酸:
“我妈妈工作就是普普通通的保洁,真的很少很少穿衣服进餐厅吃饭,有时候我去我妈妈单位找她,她都会说不要总来找我,吧啦吧啦说一堆…….”
“我有一次给环卫工人一包面包,是罗森超市买一赠一的,我吃了一个正好看他在吃发面饼,我就把赠送的给他了,他手在衣服上反复擦才拿过去……“
像环卫工人这样的劳动者一直以来都被人们看做社会的底层,受到各种歧视和不公平对待,但他们也是我们社会的一员,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努力生活,他们的工作辛苦却默默无闻,他们平凡却伟大。如果没有环卫工人,我们的城市,马路,街道将会是一片混乱,臭气熏天。环卫工人这么重要的职业,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重视,去尊重呢?
可问题就出在尊重这两个字上。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尊重”也容易被金钱和身份等物化。有些人,有了那么一点小钱,就自视甚高,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对底层劳动者嗤之以鼻甚至视之为蝼蚁,就连有些家长教导小学生的时候都会说:“不好好学习,以后就会像环卫工一样去扫大街!”于是从小的时候开始,环卫工这样的职业在某些孩子的心中就是低劣的,拿不上台面的。这样的小孩不仅自己看不起底层劳动者,甚至会欺负有这样父母的同学,而被歧视的小孩也会感到自卑,甚至怨恨自己的父母。
这个我深有感触。我的父母是收废品的,同样是底层劳动者。小的时候周围的小孩会说我是“收废品的孩子”,甚至说我是我父母收废品收来的,又很脏很臭,不愿意跟我玩。我的童年一直生活在这样的自卑和对父母的埋怨中。后来有一次,母亲叫我一起回学校帮忙搬废书,六月底,天气很热,母亲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大半,紧紧贴在后背上。汗流进了眼睛里,难受得很,母亲手上又全是灰,不好擦,便去旁边的老师办公室要几张纸巾,办公室里是几个女老师,看到我母亲站在门口,嫌她脏,母亲还没开口,就赶忙叫她不要进来,母亲说想要几张纸后远远地把纸巾抽出来递给母亲。母亲继续她的工作,偶尔路过几个不懂事的小学生对母亲指指点点,母亲也只是嘿嘿地对他们笑。我感到很心疼,那时我才知道母亲做的工作原来这么累,还这么不受人待见。小孩不懂事,我不跟他们计较,但那几个女老师嫌弃的脸色,我至今还记得。我也是那是开始才真正开始思考“尊重”这两个字。
尊重的内核是人人平等,无论财富,地位,职业。我和你同样是社会的一员,同样用自己的劳动为社会做贡献,那么我们应该是平等的,我尊重你,你就没理由不尊重我。
尊重的过程是双向的,但我们很多时候做到了尊重的时候,这些劳动者自己却总是自卑,所以,我们更需要付出努力,让这些劳动者意识到,他们是平等的,他们有和我们一样的权利,他们同样受到社会的关怀。
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深圳的“爱心餐”计划值得赞扬的原因。诚然,社会对底层劳动者的偏见不是一天能破除的,我们还需要从教育等各个方面强调平等与尊重,在整个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说老实话,像我们扫地的平时不会进这种餐厅吃饭的”。店员们说,环卫工人一开始比较腼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阿叔,在门口徘徊,不敢进来。我们看到就问他,是不是来吃爱心餐的。”“无论什么时候来,都为他们留一张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