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龙PA6/66市场即将起飞!这三大场景成为尼龙应用的新方向

钜庞塑料为你解答:尼龙是一种古老又年轻的材料,凭借品种丰富、性质优异,应用已拓展至纺服、汽车、电子等方方面面,而且在新能源、3D打印等新场景中也大放异彩,作为五大工程塑料之首,尼龙是少数市场空间潜力巨大。


根据化工测算,仅尼龙PA66到2025年全国需求量有望达130万吨以上,2021-2025 年均复合增速为25%。此外,特种尼龙如尼龙12、尼龙5X、芳香族尼龙的市场有望翻倍增长,或实现从0到1的突破。

从全球尼龙市场看,尼龙6和尼龙66占到总产能、产量的95%以上。2020年国内尼龙6产能占到全球产能62%左右。相对于全球市场表现,中国尼龙市场需求增长势头迅猛。根据机构测算,2025年全国尼龙66总需求量将在132万吨左右,2021-2025年年均复合增速25%;2030年全国尼龙66总需求量将在288万吨左右,2026-2030年年均复合增速为17%。从应用领域来看,服饰、交运和新场景领域都大有可为。
尼龙66原材料获突破,国产化工企业加速布局

在工程塑料领域,尼龙66用于汽车、电气和电子、工业机械领域的占比较高,分别为45%、16%、11%。尼龙66改性后主要用于汽车零部件生产。随着汽车市场的复苏以及汽车轻量化趋势的拉动,应用于汽车业的工程塑料将成为带动尼龙66需求的主要动力。
长期以来,我国尼龙66自给率一直偏低,主要原因是核心原材料己二腈技术未实现突破。2019年以前国内没有一家企业能够生产己二腈,己二腈长期以来依赖进口,始终受到国外跨国公司控制,严重限制和影响了尼龙产业发展和产品竞争力。

多年来,虽有一批国内化工企业不断投身己二腈的技术攻关,但由于己二腈的生产工艺较长,催化剂体系复杂,技术壁垒较高,前些年曾有部分企业建成了己二腈的生产装置,然而由于成本过高及爆炸事故等因素,导致项目推进陷入困境而终止。

此外,中国化学与齐翔腾达合资公司天辰齐翔投资105亿元建设100 万吨/年尼龙66 产业链项目,其中包含20万吨/年己二腈产能,预计将于2021年底投产;国际己二腈巨头英威达计划投资70亿元在上海启动建设年产40万吨己二腈生产基地,预计2022 年投产。
国内己二腈的产业化后,其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成本也将进一步降低,并为PA66带来更大的进口替代空间,进一步打开PA66的应用空间,国内PA66行业或将迎来快速发展期。据行业推算,未来2~3年,己二腈、PA66需求有望翻番,未来5~10年,己二腈将达到一定的边际生产成本,PA66需求有望达到400万吨,中国或成为全球最大的己二腈-PA66市场。

尼龙产品新需求方向如下
1、 服饰领域需求新风尚


尼龙最早的规模化应用是尼龙丝长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尼龙在服饰界仍然占有很大的空间。奢侈品品牌PRADA尤其青睐尼龙,目前PRADA的尼龙产品遍及鞋、箱包和服装全品类。这种时尚潮流带来的丰厚利润,往往会引来众多高端品牌的跟进、模仿,将带来尼龙在服饰领域的新一轮风潮。

2、交运领域需求新升级
在减碳降排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将减量化作为汽车设计的基本要求之一,塑料逐渐从装饰件向结构功能件转变。
目前发达国家平均每辆轿车上塑料的用量为140-160kg。而尼龙是最重要的车用塑料, 主要用于动力、底盘零部件及结构件,约占整车塑料的 20%。以发动机为例,传统汽车发动机周边温差范围达到-40到140℃,选用长期耐温性较好的尼龙,还可以起到轻量化、 降成本、减噪防振等作用。鉴于传统汽车发动机对塑料要求是耐热,而电动车更关注阻燃,因此考虑到这些因素,尼龙无疑是极佳的电动汽车塑料。
根据每个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大约需要30kg工程塑料,预计2025年仅电池组一项需要塑料达到36万吨。在传统汽车中应用广泛的尼龙,经阻燃改性后在新能源汽车可继续大放异彩。

3、新场景带来新增量
作为一种快速成型技术,3D打印核心就是材料。尼龙由于耐磨、兼韧、较高的强度和耐用性,是3D打印应用的理想选择。伴随着3D打印商业化以来的高速增长,新场景应用为尼龙市场带来新增量。
作为我国唯四的没有全产业链技术普及的大宗化学品。尼龙市场空间大、竞争格局好, 对于优先突破尼龙关键技术的企业有望享受巨大红利。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21年12月7日
下一篇 2021年12月7日

相关推荐